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

往事趣谈纪录 2025-09-24 14:19:23

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怕,那事情就多了…… 所谓 “雄”,就是有实力、有底气,不怕亮出自己的实力,不怕别人知道你手里的牌有多重。这种实力可以是经济,也可以是军力、科技或者国际影响力。所谓 “不霸”,指的是不滥用实力,不随意欺压别人,不搞侵略和霸权,而是合理维护自己的利益。 问题就在这里,蔡正元觉得有实力却低调,不敢亮底线,不敢在关键时刻捍卫利益,外界就看不到威慑力,没人怕你,麻烦自然会来。这个说法乍听有点道理,但往深了想,把 “让人怕” 和 “有朋友” 画等号,其实跑偏了方向。咱们看看历史就明白了,二战前的欧洲就是典型例子。 当时的法国其实握着不弱的实力,一战刚结束那会,它还是欧洲大陆的军事强国,陆军规模排在世界前列,坦克数量比后来的德国还多。 为了防备德国,法国还花了巨额资金修建马奇诺防线,光钢筋就用了 15 万吨,混凝土更是堆了 150 万立方米。可法国偏偏走了绥靖政策的路子,这可不是 “不霸”,而是连自己的底线都丢了。 1938 年希特勒要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法国作为捷克的盟友,不仅没出兵相助,反而跟着英国在慕尼黑会议上签字,把盟友卖了个干净。法国总理达拉第回国的时候,居然还抱着 “换来了和平” 的幻想。 因为一战里法国死了 140 万军人,整个国家都怕了战争,就想着靠妥协换平安,结果呢?希特勒看透了法国的软弱,不到半年就占领了整个捷克,紧接着 1940 年就挥兵打进法国,短短六周就让这个 “军事强国” 投降了。 法国的麻烦不是因为 “不霸”,是因为有实力却不敢用,连基本的原则都放弃了,这跟 “雄而不霸” 根本不是一回事。 再看现在的中国,咱们才是真正的 “雄而不霸”,可朋友一点也不少。中国的实力摆在那,经济体量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足够捍卫国家利益,这就是 “雄”;但咱们从来没搞过侵略,没抢过别人一寸土地,这就是 “不霸”。 就说 “一带一路” 倡议,十年时间里,已经有 152 个国家、32 个国际组织跟咱们签了合作文件,覆盖了 83% 的建交国。 2013 年到 2022 年,咱们跟这些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超过 3800 亿美元,这些朋友难道是因为 “怕” 中国才合作的?显然不是,是因为咱们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且中国的 “雄”,从来不是藏着掖着,关键时候绝对能亮出来,但这股力量只用在守底线、护和平上。中国政府早就明确说了,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就像在台湾问题上,咱们一直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但也明确说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针对的是 “台独” 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根本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这种威慑力是正义的,不是靠霸权吓唬人。 更关键的是,“不霸” 反而让中国赢得了更多信任。这些年中国一直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了近4万人次的军事人员,13名军人还牺牲在了维和一线。 从非洲的战乱地区到东南亚的灾后救援,中国军队去的地方都是送和平、送帮助的,不是去抢地盘、搞控制的。要是真像蔡正元说的 “雄就得霸”,哪会有这么多国家愿意跟咱们合作? 说到底,“雄” 是底气,“不霸” 是格局。让人怕只能换来表面的顺从,让人信才能赢得真心的朋友。要是把 “霸” 当成有朋友的秘诀,最后只会变成孤家寡人。 大家觉得呢?是不是这个道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