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妹夫薛万彻因谋反罪被处斩。临刑时,刽子手第一刀没有砍准,薛万彻大声呵斥:“哆嗦什么,用力。”刽子手连砍三刀,这才斩下首级。 薛万彻首级落地的刹那,刑场鸦雀无声,连呼啸的风都似顿了顿。监斩官按例上前验明正身,目光扫过那仍带着凛然之气的面容,指尖竟微微发颤——谁能想到,这位曾随李靖北击突厥、随侯君集西平高昌的猛将,最终会落得如此下场。 消息传回长安,李世民正于两仪殿翻看薛万彻往昔的战报,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他冲锋陷阵的功绩。内侍低声禀报完刑场情形,殿内静得能听见烛火噼啪声。良久,李世民长叹一声,指尖摩挲着战报上“万彻骁勇,所向无前”的批注,沉声道:“《左传》有云‘多行不义必自毙’,他骁勇善战,本可留名青史,却因贪念权位、勾结藩王谋逆,走到今日这步,皆是咎由自取。” 一旁的房玄龄拱手道:“陛下,薛万彻临刑之际仍有悍勇之气,却忘了‘忠君报国’四字初心。昔日他随陛下征战时,曾言‘愿以马革裹尸,不负大唐’,如今这般结局,实在令人扼腕。”李世民颔首,目光望向窗外巍峨的宫墙,语气凝重:“朕曾念及他战功赫赫,又为皇室姻亲,数次劝他收敛心性,可他偏要一条道走到黑。《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为将领,若心术不正,纵有万夫不当之勇,亦会祸及家国。” 几日后,李世民下旨:念及薛万彻往昔战功,准许其家人收尸安葬,但罪证昭告天下,以儆效尤。他特意召集群臣于太极殿训诫:“诸卿当以薛万彻为戒,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谋权,行之有义’。大唐需要骁勇之将,更需要忠正之臣,若失了忠诚本心,纵有盖世之才,终会沦为国之祸患!” 自此,满朝文武皆以薛万彻为镜,恪守君臣之道,尽心辅佐朝政。而薛万彻刑场上的那声呵斥,也成了长安城内长久的警示——勇力可嘉,却需配以正道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留名千古。 薛万彻骁勇却失忠正,终因谋逆伏法;李世民以其为戒警诫群臣,彰显“忠正为立身之本”的正道。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5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