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为歌妓写诗引发争风吃醋:诗句惹得群芳妒,才子躲寺避娇嗔 晚唐诗人杜牧,素有 “小杜” 之称,其诗风俊朗明快,一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传唱千古。他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时,正值年少风流,常流连于秦淮河畔的歌楼酒肆,与歌妓们诗词唱和,留下了不少风流佳话。可谁曾想,他为一位歌妓写下的两句诗,竟引发了一场 “争风吃醋” 的闹剧,最后还被逼得躲进寺庙,成了扬州城街头巷尾的笑谈。 彼时的扬州,正值繁华鼎盛,秦淮河畔的 “烟雨楼”“醉春坊” 等歌楼,夜夜笙歌不断。杜牧常与友人在此宴饮,其中,“烟雨楼” 的歌妓张好好,以一曲《霓裳羽衣》惊艳四座,更兼通诗词,与杜牧格外投缘。一日,友人起哄,让杜牧为张好好写首诗,杜牧乘着酒兴,挥笔写下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两句诗,将扬州城所有歌妓的风采都比了下去,唯独夸赞张好好的出众,一时间,传遍了整个扬州城。 张好好得了这般夸赞,自然满心欢喜,走到哪里都把诗句挂在嘴边,引得其他歌妓既羡慕又嫉妒。“醉春坊” 的歌妓柳腰儿,平日里与张好好齐名,见杜牧只夸张好好,心中不服,便带着几位相熟的歌妓,找到杜牧的住处。彼时杜牧刚处理完公务,正准备休息,听到门外吵吵嚷嚷,开门一看,只见柳腰儿领着五六个打扮艳丽的歌妓,堵在门口。 柳腰儿叉着腰,娇嗔道:“杜大人,您也太偏心了!好好妹妹有您写的诗,我们姐妹几个难道就不配吗?今日您若不给我们每人写一首专属的诗,我们就不走了!” 旁边的歌妓们也跟着附和:“就是!杜大人不能厚此薄彼,我们也要您的诗!” 杜牧见状,又好气又好笑,连忙解释:“诸位姑娘,那日不过是即兴之作,哪能个个都写诗?再说我今日公务繁忙,实在没时间……” 可歌妓们哪里肯听,有的拉着他的衣袖,有的堵在门口,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杜牧无奈,只能假意答应 “明日再写”,趁着歌妓们松劲的间隙,拔腿就跑。 可歌妓们早有准备,见状也跟着追了上去。一时间,扬州街头出现了滑稽的一幕:身着官服的杜牧在前头快步奔跑,身后跟着一群穿着艳丽、笑语盈盈的歌妓,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有的还跟着起哄:“杜大人,跑什么呀!给姑娘们写首诗呗!” 杜牧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眼看就要被追上,恰好看到前方有一座寺庙 ——“清凉寺”。他也顾不上多想,一头冲进寺庙,对着正在打坐的老和尚拱手道:“大师救命!外面姑娘们追得紧,容我暂避片刻!” 老和尚见他气喘吁吁,身后又传来女子的笑声,虽不明缘由,却也慈悲为怀,让他躲进了后院的禅房。 歌妓们追到寺庙门口,见杜牧进了佛门之地,也不好再喧闹,只能在门口嘟囔几句,悻悻离去。待外面没了动静,杜牧才从禅房里出来,对着老和尚连连道谢:“多谢大师相救,今日若非您,我可就惨了!” 老和尚笑着摇头:“施主风流韵事,倒是有趣。只是佛门清净地,下次可别把这般热闹引到此处了。” 此事很快在扬州城传开,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市井百姓,都拿这事打趣杜牧。友人见到他,便笑着问:“杜兄,今日还敢去歌楼吗?小心姑娘们再追着你要诗!” 杜牧也不恼,反而笑着回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姑娘们喜欢我的诗,也是我的荣幸。只是下次再写诗,可得谨慎些,免得又要躲进寺庙!” 后来,杜牧虽未再为每位歌妓都写专属诗作,却也常与她们诗词唱和,留下了不少关于扬州的诗句。而那段 “为诗被追躲寺庙” 的趣事,也成了他扬州岁月里最鲜活的一笔,让后人在品读他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时,更能体会到这位才子当年的风流与洒脱。
上联:旗袍染韵,一园翠色衬花影下联:丽影含情,半阕清词入画屏对联对对联飞花
【2评论】【1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