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升明月#”,经典如约而至】9月28日澳门,2025年“湾区升明月”大

这里是美国 2025-09-29 12:36:23

【“#湾区升明月# ”,经典如约而至】9月28日澳门,2025年“湾区升明月”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的旋律划破夜空。这场没有年龄壁垒的晚会,用跨越时空的歌声,串联起海峡两岸两岸暨港澳地区同胞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记忆,凝聚了深切浓烈的民族感情。#2025湾区升明月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

在抗战胜利80年、台湾光复80年的特殊节点,80岁的凌峰与80岁贝蒂・希金斯登台献唱,以歌声诠释“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爱”。冥冥之中的四个“80”,成为晚会的突出亮点和符号。歌者人生历程与民族命运、世界变迁紧密相连,唱响了两岸一家的共同心声以及世界友爱共融的美好祝愿,唱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其中有几首歌,更是把“爱”的内核藏在旋律与故事里,让老中青少观众都从中听见了自己的心声。有网友评论称:“这歌小时候抱过我”。

80岁的凌峰走上舞台时,台下的掌声比寻常更久。这位1945年生于山东青岛、4岁随父迁台、在台北眷村长大的老人,演绎的《吾爱吾国》,是台湾音乐人陈彼得专为他创作的作品。陈彼得1943年生于四川成都,祖籍广东潮阳,幼年迁台后,同样在眷村长大。80年代末两岸仍隔绝时,陈彼得与凌峰二人怀着对故土的思念,写出了“如果有轮回,我情愿投生再回到中国”这样富含深意的歌词,这首歌曲一度在台湾地区遭禁。2025年6月陈彼得去世后,凌峰首度重唱,饱含着对这位老友的深切致敬。更特别的是,澳门是凌峰此前唯一没踏足过的祖国土地,此次登台也圆了他“走遍祖国”的心愿。当歌声响起,人们仿佛看到1987年他以探亲名义赴大陆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身影——他是首位公开访问大陆的台湾艺人,用镜头打开了台湾同胞认识大陆的窗口,架起了两岸交流的桥梁。1988年,近40年后再回故乡青岛祭祖的凌峰,在祖父墓前泣不成声。演唱结束后他的那句:“中国人必须要拥有家国情怀”让现场观众留下激动的热泪。对“两岸一家”的毕生坚守,跨越海峡的家国认同,早已刻进他的生命里。

小提琴前奏响起时,与默契合唱歌曲《落叶归根》,唤起了每个中国人心底的文化基因。这首歌是在致敬王力宏的七舅公——知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北平锋在8月16日文章中指出,2025年8月4日许倬云去世前曾含泪说的一段话引发两岸同胞强烈共鸣——“我最大的遗憾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别人可以不懂,不悲九州同,我在抗战那边长大的人,中国两个字是刻在我心里的”。他曾捐赠1200万元设立“许孙奖学金”支持汉学研究,还曾对王力宏说过“穿盘扣的孩子,走到哪都不会迷路”,这句嘱托也成为《落叶归根》歌词“家唯独在你身边”的精神源头。许倬云1930年生于南京,后迁居台湾,一辈子都在牵挂祖国统一。台湾歌手王力宏与大陆年轻歌手单依纯的共同演绎,恰恰呼应许先生对两岸青年的期盼——两岸的希望在青年,文化的血脉也在青年。当“举头望无尽灰云”的旋律流淌,舞台背景闪过无锡古巷与台北老街,台下许多观众红了眼,感悟着“落叶归根”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文化基因。

和共同演绎的《走过咖啡屋》,同样激起了观众心底的涟漪。作为横跨两代的合作,金海心以1999年出道的资深唱将身份,用标志性的柔软、清甜声线还原了“每次走过这间咖啡屋,忍不住慢下了脚步”的经典韵味;而刘雨昕作为新生代歌手,在保留原曲精髓的基础上,加入了利落的节奏切分和青春感十足的舞台表达,让歌曲多了几分当下的活力。对两位歌手而言,这场合作不只是简单的翻唱,更是一次代际对话——金海心带着上一代的音乐记忆,刘雨昕带着新一代的审美视角,共同把“咖啡屋”里的青春故事唱给所有人听,歌声里藏着的,是不同年代人对生活的热爱,更是对“天堂有座咖啡屋,人间已无千百惠”的深切纪念。

当《君》的旋律响起,很多人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2025年是邓丽君逝世30周年,这首由常石磊与单依纯耗时半年创作的歌,把《我只在乎你》《千言万语》等16首邓丽君经典歌曲串了起来,顺着“怀念—赞美—离愁—永恒”的情感线,融合古筝与电子音效,完成了一场跨越30年的时空对话。最动人的是歌曲中段,邓丽君的原声突然切入,与单依纯的空灵嗓音交织,像两代歌者在隔空对唱。邓丽君的歌声曾是连接两岸乃至整个华语地区的文化符号,在“湾区升明月”的晚会上,这连接再延伸,这传承再继续。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澳门的月光洒在舞台上,不同年龄的观众都已心满意足。这场晚会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共鸣,从不需要复杂的设计。只要旋律中有真心,歌声中有热爱,就能跨越岁月、连接你我、感动彼此。每个中国人都会因此明白:我们共享同一段历史,共守同一份牵挂,也共赴同一个未来。

(作者:北平锋)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这里是美国

这里是美国

环球网美国记者站,做有高度有态度的美国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