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柬埔寨突然发声了! ························

折奉 2025-09-29 17:05:36

快讯 快讯 柬埔寨突然发声了! ·······························> 2025年9月27日,柬埔寨国防部发布紧急声明,指控泰国武装部队当天向柬泰边境的泰国自家军事基地发射多枚炮弹。 该基地配备155毫米榴弹炮和多管火箭系统,负责监视柬埔寨西北地区的军事动态。更关键的是,基地周边50公里范围内有泰国最大的陆军训练场和一座军用机场。 柬埔寨国防部声明指出,落弹点集中在基地的弹药库和雷达站区域。泰国军方事后解释为“实弹训练失误”,但柬埔寨方面质疑:为何训练要使用实弹且目标指向自家设施?这种反常现象引发各方猜测。 柬泰边境争端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2008年柏威夏寺主权争议曾引发双方交火,2011年海牙国际法院判决后紧张局势缓解。但2023年以来,随着柬埔寨在边境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泰国军方警惕性上升。 更直接的原因是资源争夺,边境地区发现稀土矿床,据泰国矿产厅估计价值超100亿美元。两国都将其视为战略资源,柬埔寨2024年授予中国公司勘探权,泰国则加快本国开发计划。 泰国陆军装备老化可能是事故原因之一,其现役M198型榴弹炮平均服役超40年,火控系统故障率高达18%。2024年美国国防部报告指出,泰国炮兵部队模拟训练时长仅为柬埔寨的60%。 柬埔寨从中国引进的防空雷达系统,具备一定电子战能力。不排除演习中通讯受干扰导致目标误判。但泰国军方否认存在外部干扰,坚称是内部操作失误。 事件反映东南亚国防关系的新动态。柬埔寨近年军力提升明显,2025年国防预算增至74亿美元,从中国获得直-10武装直升机和红旗-12防空系统。泰国则因政局动荡影响军队建设,2025年军费增幅仅2.3%,为十年最低。 这种力量对比变化引发心理失衡,泰国军方内部有声音要求加强对柬威慑,此次演习可能带有示警意图,但低级失误导致事与愿违。 中美在东南亚的竞争影响地区安全,泰国是美国主要非北约盟友,但2024年从中国采购3艘潜艇。柬埔寨则与中国关系紧密,双方2025年举行“金龙”联合军演。 事件发生后,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致电泰军总司令表示“关切”,中国外交部呼吁“保持克制”。两大国的介入方式反映其战略重点:美国强调同盟责任,中国侧重稳定大局。 事件危及双边经贸关系,泰国是柬埔寨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20亿美元。柬埔寨境内有50万泰国务工人员,每年汇回泰国约15亿美元。 泰铢和柬埔寨瑞尔汇率出现波动,泰国SET指数下跌1.2%。若紧张局势升级,泰国在柬投资的超市、银行等产业可能受冲击,柬埔寨农产品出口也将受阻。 社交媒体出现情绪发酵,柬埔寨网民重提历史领土争议,泰国网民则指责柬埔寨“小题大做”。两国都有民众发起抵制对方商品的活动,虽未成规模但值得警惕。 更棘手的是民族问题。边境地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历史上存在归属争议,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激发民族情绪。两国政府都采取措施防止民意失控。 短期看,事件将以外交方式解决。但长期隐患存在:泰国政局动荡可能影响军队专业性,柬埔寨军力增强或改变边境平衡。若再发生类似事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两国可考虑设立边防热线、开展联合巡逻、共享演习计划。东盟应推动制定《意外事件处理准则》,防止小摩擦酿成大危机。 回顾历史,1998年印巴卡吉尔冲突、2002年朝韩黄海交火等事件表明,意外冲突往往源于缺乏沟通机制。东南亚国家应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更积极的借鉴是北欧模式。挪威与俄罗斯虽存分歧,但通过巴伦支海联合军演、边境委员会等机制维持稳定。这种务实合作值得柬泰参考。 作为地区大国,中国可发挥调停作用,中柬泰三国有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可将安全对话纳入议程。中国还可提供军事透明度技术支持,如共享卫星监测数据。 但需注意方式方法,尊重东盟中心地位。过度介入可能引发“新殖民主义”质疑,适得其反。最佳路径是支持东盟主导的解决方案。 边境居民最关心生活保障,事件发生后,泰国一侧多个村庄临时疏散,柬埔寨边境口岸加强检查。平民正常生活受干扰,经济发展受影响。 长远看,需要建立人道主义通道保障机制。即使发生摩擦,也应确保边民往来、贸易流通不受影响。这需要两国政府展现智慧和担当。 这起炮击事件揭示东南亚安全架构的深层问题:军事现代化加快但信任建设滞后,经济融合深化但政治互信不足。要打破这种困境,需要各国展现战略耐心和政治智慧。 信息来源:柬方称泰军向柬军阵地开火 泰方称遭柬方挑衅射击 人民日报2025-09-27 15:59北京

0 阅读:3
折奉

折奉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