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到现在还不明白一个道理:近80年中日之所以能够和平共处,是因为中国人认为中日的那场战争已经结束了,但现在日本既然不承认中国的胜利,也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一场战争,究竟怎样才算真正结束?对中国来说答案很明确,将近八十年的和平岁月,我们单方面地相信那段惨痛的历史已经画上了句号,然而,在海的另一边,也就是日本,好像并没有接受“输掉”的结局。 日本对待那段历史的态度就是没有所谓的失败,更谈不上承认中国的胜利,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两国主要的争议点,日本拒绝道歉也让这件事一直处于终止状态,是任何时间都能拿出来“再算账”的,它从未真正终结。 战后的中国,展现出了惊人的宽宏,巨额的战争赔款说不要就不要了,数百万日本侨民也被安全遣返,普通人没有受到任何为难,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心里想的不是报复,而是赶紧重建满目疮痍的家园,过上好日子,我们想给未来一个和平的起点,而不是把仇恨永远背在身上。 这种善意在中国人看来是“既往不咎”的美德,但这种美德有个前提,就是“既往”的那笔账你得先认,可日本方面却把这份宽容当成了理所当然,甚至是一种默许,于是,一场历史“篡改”就开始了,日本官方的嘴里,“无条件投降”这个词被小心翼翼地淡化了,战争的结束被描绘成历史的自然演变,而不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军事溃败。 这种修正渗透到了下一代的脑子里,教科书里“侵略”变成了听起来中性得多的“进军”或“进出”,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滔天罪行被模糊成语焉不详的“冲突”或“个别事件”,二战的性质甚至被扭曲成了“自卫战争”。 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年轻人就在这样的教育中长大,他们的观念出现了巨大的偏差,与此同时,政客们还频繁地去参拜那个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面对抗议他们总用“个人选择”来搪塞,巧妙地回避了国家的责任。 为什么会这样?由于战后美国为了冷战的战略布局,没有彻底清算日本的旧势力,连天皇的责任都未追究,还让一些战犯重返政坛,像甲级战犯嫌疑人岸信介,后来居然当上了首相,这和德国、意大利对法西斯主义的彻底清算形成了讽刺的对比。 历史问题的模糊不清,直接延伸到了今天,日本近年来显著增加防卫预算,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还积极从美国引进先进武器,在台海这些敏感的地区问题上,也摆出了更具干预性的姿态,嘴上说着“维护和平”,行动上却在磨刀霍霍,这种矛盾的做法,加上他们对历史的态度,怎能不让外界怀疑其真实意图?今天中日之间的一些紧张局势,关于领土争议根源都与这种错误的历史认知脱不开干系。 对于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的老兵来说,记忆是无法篡改的,战友的牺牲、饥饿中的挣扎是刻在骨子里的创伤,中国的胜利,是用几千万同胞的生命换来的,否认这段历史就是对这些牺牲最无情的背叛。 中国要的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一个公道,一份对历史事实最起码的尊重和承认,一个连自己犯下的罪行都不敢正视的国家,又如何能与邻国建立真正长久的信任?真正的和平,绝不可能建立在单方面的遗忘和另一方的刻意篡改之上,唯一的出路就是像德国那样,坦诚地面对过去。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篡改教科书,日本制造“集体性历史失忆”》
日本人自己把731的章盖死了日本有个叫松野诚也的老师,干了件大事。他跑到日本
【108评论】【89点赞】
无欲则刚
日本之所以不承认战败和道歉,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打到它的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