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为什么没人联合打以色列,其实答案很简单:不是没人想打,是没人敢打,也没人真能打。 这话听着憋屈,但就是中东地区几十年血淋淋的现实,阿拉伯国家嘴上喊得震天响,真要动手的时候个个都在心里拨算盘。 以色列背后站着美国这位“老大哥”,2024年又拿到140亿美元军援,从铁穹系统升级到F-35弹药全给包圆了。 1973年那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军本来势头挺猛,美国直接启动“五分钱行动”天上呼呼空运物资,硬是把战局掰了回来。现在更不用说了,美军基地、地中海舰队、卫星盯梢全绑在一起,动以色列就等于直接跟美军叫板。 以色列自己也不是吃素的,那套防御系统从铁穹到大卫投石索层层拦截,2023年加沙火箭弹密密麻麻飞过来,90%以上都被拦了下来。 背地里全世界都猜它手里有核弹,虽然从不公开承认,但那种“你动我试试”的威慑,谁都得掂量掂量。 明摆着打仗这笔账越来越不划算,周边国家早就不是铁板一块了,2020年后阿联酋、巴林、苏丹这些国家一个个跟以色列建了交。 沙特虽然没正式承认,但私下在网络安全、能源、农业技术上没少合作,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跟以色列合作比跟它打仗划算多了。 就连放狠话最凶的伊朗,也只敢通过真主党、哈马斯这些代理人搞小动作,今年4月那次导弹袭击阵仗挺大,其实雷声大雨点小,打完了赶紧收场。 说到底伊斯兰世界内部裂痕比外部威胁还深,沙特和伊朗这两大派别围绕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分歧,从也门到叙利亚都在打代理人战争,自己就先斗得不可开交。 1979年埃及不顾反对跟以色列签和平协议,换来几十年稳定发展,黎巴嫩却因卷入冲突陷入内战至今没恢复,这些教训让中东国家明白贸然介入代价太大。 不过也不是任凭以色列胡作非为,对以色列不满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国际社会施压也在升级,南非和哥伦比亚联合32国成立海牙集团,推动对以色列的军贸禁令、港口拒停措施。 这些举措立即让以色列TA-35指数连续下跌,谢克尔贬值2.4%,市值蒸发了180亿美元,以色列央行只好紧急调整外汇储备,削减欧元和英镑仓位,增加人民币和美元储备,跟中国续签30亿美元本币互换协议来稳定局势。 但经济压力未必能让以色列改变政策,大多数以色列人认为加沙地带没有无辜者,支持驱逐加沙居民,只有让以色列承担重大代价和后果,才可能促使其政策转变。 未来的中东不会回到过去大规模战争老路,但也不会真正平静,那种在硝烟与合作协议之间摇摆的脆弱平衡,或许将成为这片土地的新常态。 看了这么多,你觉得中东国家这次抱团取暖能坚持多久,会不会又是雷声大雨点小?
快报!快报!以色列突然宣布了!9月29日,从特拉维夫传出来的消息,以色列政府
【180评论】【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