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美方竟然敢这么干! 咱中国刚在联合国呼吁美国撤掉亚太核武,结果人家反手

地缘历史 2025-09-30 16:46:10

谁都没想到美方竟然敢这么干! 咱中国刚在联合国呼吁美国撤掉亚太核武,结果人家反手就放大招:核预算暴涨、B61-13核弹提前投产,还把B61-12核弹部署到英国,这是17年来头一遭在欧洲搞新核部署!   美国人到底还想干什么?刚在联合国大会上,咱中国义正词严地要求美方从亚太撤出核武器。   没过几天,人家不但没撤,反而一步三招,来了个核预算暴涨、武器提前投产、战略部署重启,三板斧砍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换句话说,不但不撤,还要加码,还要快马加鞭地往前冲。谁能想到,这年头居然还有人敢在你正面喊话之后,反手就撕脸皮,不装了,摊牌了。   先说预算,2025财年的国防开支直接干到了8952亿美元,核武器这一块就砸下去492亿,还不包括后续追加的。   这钱不是撒着玩儿的,哥伦比亚级核潜艇、B-21隐身轰炸机、“哨兵”洲际导弹,全都在列。   你说投入常规军力也就算了,这回是明晃晃地冲着核武器来的,搞的就是“三位一体”核打击的全面复苏。   更离谱的是,到了2026财年,也就是今年7月刚刚公布的新预算,特朗普政府直接加码到1.01万亿美元,核预算硬生生拉到了600亿。   这种增长速度,哪怕放在冷战高峰期,也得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更吓人的是行动速度。B61-13核弹原本还得等到明年,现在直接提前投产,5月就已经出厂了首批实弹。   这可不是玩具,小小一颗B61-13,最高当量36万吨TNT,至少是广岛原子弹的二十倍。   而且还不是死板的老式核弹,这玩意儿能调当量、带GPS、惯导系统,打哪儿指哪儿,精准到米。   配合B-2和B-21隐身战机,专门拿来打地下掩体,直奔“斩首”战术去的。   把“战略威慑”做成“战术工具”,这可不是升级,而是彻底变味了。   可怕的还不止于此,美国人居然真的把B61-12战术核弹重新部署到了英国,这事儿发生在2025年7月,距离上一次部署都过去17年了。   英国莱肯希思空军基地,新建的核弹掩体、通信系统、F-35A中队一应俱全。   别忘了,这不是驻德国、意大利那种延续部署,这是撤完又上的新动作,彻底打破了欧洲核部署的“冻结状态”。   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人不仅没打算收手,还要重新把欧洲推回到随时可能核对抗的边缘。   欧洲人真就成了核对抗的前哨站,可关键是,他们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   英国首相斯塔默倒是挺高兴,拍着胸脯说要把国防预算干到GDP的2.5%,可法国、德国就没那么乐观了。   德国总理默茨早在今年2月就提出,要和法国、英国一起讨论“欧洲核自主”。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反复强调,不能再完全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   欧洲人不是没意识到问题,而是根本没得选。   在美国的核布局下,他们要么闭嘴,要么挨骂,至于核弹头是不是落在自己头顶,根本没人告诉你。   更令人愤怒的是,美国这套操作,完全无视国际规则。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明明写着不能在无核国家部署核武器,但美国偏要在英国搞核共享,还打算拉更多国家进来。   这种赤裸裸的双标,世界上除了美国,恐怕没人干得出来。   中国在联合国的发声不是没根据,我们提出撤出亚太核武,是基于全球战略安全考量,可美国把这当耳旁风,甚至还要把核武器部署搞成“北约共享2.0”。   回头看亚太,美国也没闲着。菲律宾、澳大利亚,两头部署“堤丰”导弹系统,说是演习,其实就是提前布局。   这些导弹不是拿来吓人的,是真能打的,覆盖区域直指咱们的重要航道和关键基地。   这可不是简单的威慑,这是在切实压缩对手反应时间,逼迫对方进入高警戒状态。一旦出错,误判的代价就是灾难。   美方这一整套组合拳,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一场“可控的核战争”。过去的核武器是“最后手段”,现在的核武器是“选项之一”。   低当量、精确打击、战术部署,这一切都在降低核使用的门槛,把核战争从“不可想象”变成“可以操作”。   而一旦这种思维被接受,世界就没有真正的安全了。你以为美国是为了吓唬人?不,它是真的准备好了要用。   而最讽刺的是,美国国内对这些动作也不是铁板一块。   民主党那边反对声音不小,担心核部署会引发误判,最终伤到自己人;共和党则把这视为“必要威慑”,说得好听,其实是想借此继续扩大军工利益。   整个美国,已经成了被利益撕裂的战争机器,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这台机器会自己失控。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