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一位重量级人物在公开场合说了一句“真心话”——无论中国走什么路,美国都要

冥王星的主人 2025-10-02 19:45:41

美国政坛一位重量级人物在公开场合说了一句“真心话”——无论中国走什么路,美国都要全力限制、遏制中国发展。理由很简单:不想有任何对手威胁美国的全球地位。有时候,所谓的“规则”与“价值观”,不过是包装纸。只要你有实力,哪怕不惹事,也会被人盯上。强者的烦恼,永远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做得太好了”。

2020年7月23日,蓬佩奥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题目叫《中国共产党与自由世界的未来》。他先提尼克松访华,说过去接触政策没达到预期。他直说,美国不能让任何力量挑战它的全球地位,不管中国走啥路,都得限制发展。理由就一条:不想有对手威胁美国霸权。

想想看,当年尼克松访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打开了中美合作的大门,那时候的美国,还愿意带着“互利”的心思跟中国打交道;可几十年后,蓬佩奥站在同一个地方,却把过去几十年的接触政策全盘否定。 什么叫“没达到预期”?说白了,就是美国没料到中国能靠自己的努力,在经济、科技、民生领域一路追上来,没料到中国没有按照他们设想的“剧本”走,反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

最明显的例子藏在科技领域,2019年之前,华为的5G技术专利占全球20%以上,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冲到42%,眼看就要在通信革命里抢得先机,美国立刻撕破脸抡起制裁大棒,一纸实体清单把华为钉死在“实体清单”上,谷歌断供GMS服务,台积电被迫停止代工芯片,连设计芯片的EDA软件都不让用。

这招一出,华为手机份额从42%跌到3.8%,高端机型只能降级卖“七千块的4G手机”,线下门店一年少了38%,消费者业务收入暴跌46%。

到了2023年,美国干脆一刀切封禁ASML的EUV光刻机出口,连已经签好单的设备都卡在荷兰仓库不让发货,理由是“防止先进技术流入中国”。他们算得很精,EUV是制造7nm以下芯片的关键设备,卡住这个就能打断中国高端芯片的研发节奏。

可他们没想到,中国科研机构硬是在两年里搞出了突破,浙江大学的“羲之”电子束光刻机完成8纳米线宽测试,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突破了EUV固体光源技术,连美国应用材料公司都在财报里叫苦,中国大陆业务占比从40%跌到30%,不是产品不好卖,是自己把市场关了门。

更讽刺的是,美国2024年把136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后来干脆搞出“穿透性规则”,只要母公司被制裁,子公司、孙公司全被连带,一下把制裁范围扩大到3000多家,美其名曰“堵漏洞”,本质就是用制度霸权搞产业绞杀。

关税战更是把“规则包装纸”撕得粉碎,2018年特朗普政府突然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清单里1300个关税项目精准瞄准航空航天、机器人、医药这些“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产业。 后来变本加厉,从500亿加到2000亿,再到威胁1000亿额外关税,中国被迫反制对等规模商品,可美国商务部还在喊“中国破坏贸易规则”。

2025年更离谱,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药品征100%关税、家具征50%关税、重卡征25%,理由又是“国家安全”,可美国商会自己都承认,重卡主要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这些盟友,跟“国家安全”八竿子打不着,说白了就是本土产业没竞争力,只能靠关税大棒护短。

金融领域的打压同样没藏住私心,2022年短短一个多月,SEC就把23家中概股纳入“预摘牌名单”,百度、微博、百济神州这些企业挨个被点名,要求提交审计底稿,否则就强制退市。

对此,特朗普表面说的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实际是想切断中国企业的国际融资渠道,遏制科技企业的资金链。可美国自己的企业在海外上市从来没被要求公开核心审计资料,这种双重标准早成了公开的秘密。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反手用稀土打了场漂亮的反击,2025年对三家美国军工企业实施稀土出口限制,其中一家还是唯一能造核动力航母的造船厂,一下戳中了美国军工供应链的命门,这时候他们倒不提“自由贸易”了。

从尼克松到蓬佩奥的态度转变,本质就是中国实力增长的晴雨表。当年美国愿意带中国玩,是因为中国是“听话的追随者”;现在要全力遏制,是因为中国成了“潜在的挑战者”。

华为没偷没抢,靠研发拿下5G专利要被制裁;中国没强迫谁合作,靠制造业升级成世界工厂要被加税;甚至连中概股正常上市,都要被刁难。这哪里是“中国没按剧本走”,分明是美国的剧本里根本没给“别人变强”留位置。

毕竟在美式霸权逻辑里,强者的烦恼从来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做得太好了,好到让他们坐不住了。

0 阅读:134

猜你喜欢

冥王星的主人

冥王星的主人

你喜欢的,就是我想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