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一女子经朋友介绍,认识一医院退休男子,男子大她 12 岁,一年之后,俩人结婚,刚结婚满一周,这男子就突然不见踪影,到了晚上快十点,女子还没等到人回家,她掏出手机给男子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却传来一个陌生女子的声音,对方直接问 “你找他干啥,我是他老伴啊”,女子瞬间想起之前男子提过,他在西工区有套老房子一直租给别人,她挂了电话没多想,拦了辆出租车就往那套房子赶。 女子叫李女士,今年 49 岁,之前离婚 20 年,一直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儿子去年结婚后,身边朋友就总劝她找个伴,朋友王姐就把医院退休的闫某某介绍给了她,李女士一开始还挺犹豫,觉得俩人差 12 岁可能有代沟,没成想接触后发现闫某某看着特别显年轻,说话也温和,还总记着她的喜好。 闫某某知道李女士爱吃洛阳水席,每周都会拉着她去老城区的馆子吃一次,李女士上个月感冒发烧,闫某某天天提着熬好的梨汤去看她,还帮她打扫家里卫生,李女士被这些小事打动,处了一年后,俩人就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领证那天闫某某还说以后一定好好照顾她,让她后半辈子不用再操心。 领证后的头几天,闫某某每天都按时回家做饭,可到了第七天,他早上说去买菜就没再回来,李女士打他电话,一开始是无人接听,后来直接关机,李女士在家等到半夜,心里又急又怕,生怕他出啥意外,直到第二天中午,闫某某才回电话,说自己去女儿家了,女儿心情不好需要人陪,李女士当时没多想,还叮嘱他多陪陪女儿。 可从那之后,李女士发现闫某某越来越不对劲,一个月里总有差不多十天找不到人,每次消失都是晚上关机,白天问他去哪了,他要么说跟老同事钓鱼,要么说去照顾生病的亲戚,李女士心里犯嘀咕,但想着刚结婚别闹矛盾,就没好意思深问,直到那次打电话听到陌生女子的声音,她才觉得事情不对。 李女士到了那套老房子门口,深吸一口气才敲门,开门的是个 61 岁的大妈,大妈穿着蓝色围裙,手里还拿着擦碗布,李女士问闫某某在不在,大妈愣了一下说 “他刚出去买酱油了,你是他啥人啊”,李女士说自己是闫某某的妻子,刚领完证没多久,大妈一听就急了,说 “我跟他过 30 年了,他孩子都是我从小带到大的,你别在这胡说”。 俩人越吵越凶,后来直接动手扯了对方的衣服,李女士抓了大妈的胳膊,大妈也拽了李女士的头发,就在这时闫某某回来了,看到俩人厮打,没问原因就冲李女士喊 “你疯了?跑到这来闹啥,赶紧走”,然后一把把李女士推出门外,还把门反锁了,李女士在门外哭着拍门,闫某某也没开,最后她只能打车回自己之前的住处。 李女士越想越委屈,第二天就找了本地民生新闻的记者,想让记者帮忙弄清楚到底咋回事,记者跟着李女士再去那套房子时,大妈看到李女士又要吵,记者赶紧拉着俩人说 “咱先别动手,都是受害者,把事儿说清楚比啥都强”,大妈这才坐下来慢慢说。 大妈说自己姓张,1994 年就跟闫某某在一起了,当时因为闫某某前妻刚去世没多久,俩人没好意思领证,后来一起攒钱买了这套房子,装修也是她找人弄的,前两年闫某某总不回家,她就跟闫某某闹分手,把他电话拉黑了,闫某某跟李女士结婚的事她一点都不知道,之前接电话时还以为李女士是闫某某的同事。 张大妈还说,这套房子当初买的时候她掏了 5 万块钱,现在她儿子在附近的工厂上班,她才暂时住在这里,等明年儿子的新房装修好,她就搬走,她还劝李女士 “要是他能改,你们就好好过,别跟我置气,我也不想掺合这些事”,可李女士不相信,说 “房子是闫某某的名字,你没领证凭啥住这”,俩人又差点吵起来。 记者看情况不对,就建议李女士报警,民警到现场后进屋查看,没找到闫某某的身影,民警跟李女士说 “你先把结婚证、通话记录这些证据收集好,要是闫某某真构成重婚罪,我们会依法进行刑事处罚”,李女士点点头,把民警说的话记在手机备忘录里。 之后记者通过闫某某所在村的王主任联系上了他,闫某某回村后见了记者,一开始说张大妈是 “老邻居,最近身体不好,没人照顾才暂时住那”,记者拿出李女士的结婚证和张大妈提供的俩人合照,闫某某才改口,说 “我跟张大妈早就分开了,没跟李女士说就是怕她生气,不想让她多想”。 王主任看着闫某某说 “你现在跟李女士领了证,就是合法夫妻,要么好好跟人家过日子,把张大妈的事处理好,要么就跟李女士说清楚,别耽误人家,你这么做太不负责任了”,闫某某低着头说知道错了,还说会尽快跟张大妈商量搬走的事,也会跟李女士道歉,保证以后不撒谎。 目前李女士说,闫某某这几天偶尔会给她打电话,但没提具体啥时候让张大妈搬走,她也没再去那套老房子,就怕再跟张大妈起冲突;记者试着给闫某某打电话,有时候能打通,有时候还是关机;张大妈那边说,闫某某还没找她谈搬房子的事,她也在等消息;事件仍在进一步跟进中,暂无明确处理结果。 本文信息综合自洛阳民生新闻平台公开报道
太危险了!湖南,中秋国庆假期,一男子开车带着老婆孩子还有妈妈从武汉回长沙老家过节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