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中国不想在陪世界玩了,中国的规则就是世界的规则! 近日在某个访谈上,高志

士气沉沉 2025-10-03 19:50:33

高志凯:中国不想在陪世界玩了,中国的规则就是世界的规则! 近日在某个访谈上,高志凯教授面对印度学者抛出的“中国是不是没有朋友”,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如果印度不把中国当朋友,那么印度永远不会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国,因为中国有一票否决权” 就喜欢像高志凯这样犀利的学者,当93阅兵东风5C可以覆盖全球后,我们已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做个只会微笑的老好人了! 最近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茂陵看霍去病,那是因为我们在怀念那个时代! 高志凯一番话,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访谈本身。面对印度学者关于“中国朋友少”的提问,他没有选择迂回的外交辞令,而是直接点明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背后的权力现实。 这种直白,让许多人感到一种久违的痛快,仿佛压抑许久的话语终于找到了出口。这不仅仅是一个学者的个人观点,更像是一种集体情绪的缩影,一种心态变化的公开宣告。 这种犀利的言辞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力量支撑。当人们谈论起东风系列导弹时,尤其是那些能够覆盖全球的战略型号,谈论的早已不只是武器本身,而是一种战略自信的基石。 这种自信意味着,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中国不再需要仅仅依靠微笑和忍耐来换取发展的空间。当一个国家拥有了确保自身核心利益不受侵犯的终极手段时,它在谈判桌上的腰杆自然会挺得更直。 这并非好战,而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一种对“实力是外交后盾”这一国际关系准则的深刻理解。这种力量的增长,让过去那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老好人形象,显得既不合时宜,也有些力不从心。 有趣的是,这种情绪的共鸣,不仅体现在对当下强硬姿态的赞赏上,更延伸到了对历史的追溯。最近,茂陵霍去病墓前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个现象本身就耐人寻味。 人们去那里,不只是为了凭吊一位少年将军,更是为了追寻一种精神。那是一种“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决绝,一种主动出击、扫清边患的豪迈。 在怀念霍去病的背后,是公众对于一种更加积极、更具开拓性的国家姿态的向往。这种历史情结的回归,恰恰反映了当下社会心态的一种变迁:人们渴望看到的,是一个不再被动应对,而是能够主动塑造环境、定义规则的国家。 这种从“参与世界”到“塑造世界”的渴望,正在各个层面显现出来。无论是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还是在科技领域推动中国标准的国际化,亦或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构建新的合作框架,中国都试图从一个国际规则的接受者,转变为一个重要的制定者。 这其中的逻辑很简单:当你拥有庞大的市场、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工业能力时,你自然希望游戏规则能更公平地反映你的利益和诉求。这不再是简单的“陪玩”,而是要成为牌桌上能够影响牌局走向的关键玩家。 当然,这种姿态的转变必然会带来外界的审视和疑虑。在国内,许多人认为这是民族复兴过程中必然的“肌肉展示”,是对过去百年屈辱历史的彻底告别。 而在国际上,一些声音则可能将此解读为挑战现有秩序的信号。这种内外认知的温差,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议题。 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如何让世界理解并适应它的变化?这不仅是外交官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种转变究竟会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多极、更加公平的世界,还是会带来新的摩擦与对立?或许,答案正在我们每个人的讨论和选择之中。

0 阅读:196

评论列表

路人

路人

2025-10-03 20:41

学习高志凯好榜样: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知己知彼,以理服人;如鱼得水,征服大洋。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