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现在可能已经到了较量的关键“决赛阶段”。眼下中国面临的最大麻烦,可能就是美国

兰亭说事 2025-10-07 11:48:38

中美现在可能已经到了较量的关键“决赛阶段”。眼下中国面临的最大麻烦,可能就是美国的两个招数,先是想搞经济收割,要是这招没成功,说不定还会冒险动起战争的念头。美国想要把中国经济搅乱,就像当年收割苏联那样,给美元续上一口气。可中国跟苏联不一样,也不是印度,这场较量最后会咋样,或许跟美国心里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美国就是个“美元抽水机”,自己缺钱就开闸放水,超发的美元涌进各国,要么炒高楼市股市造泡沫,要么变成企业和政府的美元债。等国内通胀压不住,就加息拧紧水龙头。美元一升值,全球资本全往美国跑,其他国家立马陷入困境:本币贬值、资产暴跌,欠的美元债还不起直接违约,美国资本再趁机低价抄底。这一放一收,就把别人的财富揣进自己口袋。 当年收割苏联就是这套路的经典操作。80年代的苏联把石油当成摇钱树,石油出口占外汇收入的比例最高达到54.4%,简直是把经济命脉系在了油价上。里根政府一看有机可乘,直接施压欧佩克增产,硬生生把油价从30美元一桶砸到12美元以下,苏联的外汇收入瞬间腰斩。 更要命的是,苏联一半的外汇都要用来买粮食,收入断了,卢布体系直接陷入流动性危机,这才有了后来的连锁崩盘。 印度也被这台抽水机抽得晕头转向。2025年美联储刚放出点加息风声,印度就扛不住了,外国投资者直接从股市债市撤资117亿美元,卢比兑美元跌到88.44的历史新低,进口商急着对冲风险,出口商丢了订单,整个货币市场乱成一锅粥。 印度的软肋和苏联有点像,都是对外依赖太重,又没能力管控资本流动,美元潮汐一来只能被动挨打。 可中国早就防着这一手,2024年前三季度,虽然国际收支有波动,但外汇储备稳稳站在3.2万亿到3.3万亿美元之间,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直接降了59.6%,境外投资者反而增持了879亿美元的中国债券,这家底和定力,印度根本比不了。 中国最聪明的地方就是没被美国的套路牵着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加入世贸时,美国就想让中国把货币发行绑上美元战车,克林顿当年推动法案时打得就是这个算盘,可中国偏不上钩,2005年就搞了汇率改革,让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浮动,彻底摆脱了对美元的单一依赖。 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帮美国增持国债稳住了阵脚,但也看透了金融开放的风险,之后立刻加强资本管制,相当于给美元抽水机装了个“防逆阀”,想随意进出收割根本没门。 在产业和贸易上,中国更是早把鸡蛋分在了不同篮子里。美国曾想拿大豆当筹码施压,结果2025年中国直接把9、10月的订单全转向南美,让美国近700万吨大豆烂在地里,要知道往年这个时候中国能吞下美国70%的收成。 芯片战也是如此,美国给英伟达H20芯片装后门想监控,中国直接让国企停用,还让屹唐半导体把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告上法庭索赔9999万,与此同时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已经开始抢市场,想靠技术卡脖子反而倒逼中国自主升级。 能源安全这根命脉中国也攥得很紧。知道海路容易被卡,2013年就搞了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绕开第一岛链,油气还能通过陆路运输;更狠的是推动电动车革命,2020年起销量猛增,国际能源署都预测中国石油需求2027年就见顶,这等于直接断了“石油美元”的算计。 反观美国想拉欧洲一起对中国加征200%关税,结果G7会议上欧洲领导人集体低头看鞋,谁都清楚自家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没人愿意当炮灰。 美国自己也清楚这套路失灵了,军事牌早就不好使。搞亚太再平衡布网南海,中国就填岛建机场,把七个礁盘变成总面积近3000英亩的大岛,再配上福建舰和42艘驱逐舰,第一岛链早就成了摆设;朝鲜战争时装备差距那么大美国都没赢,现在更没底气动真格。 科技制裁搞供应链重组,扶越南印度建厂,结果项目大多搁置,美国自己搞芯片补贴建厂,成本高效率低,被批评是“糖衣高潮”。 连克林顿退休后都公开建议跟中国合作,说白了就是打也打不过,收割又收割不动,那台引以为傲的美元抽水机,碰到中国这道“防波堤”,只能空转耗电。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