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办葬礼真的犯不着,因为除了你的子女,根本没有人在乎你,也根本没有人悲伤。 就在今天刚去参加完一场葬礼回来。是我一个六十多岁女性的长辈,突发心梗走的很突然。还没到村口呢就听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非常热闹,都分不清是办丧事还是办喜事。走进门口你会发现亲戚朋友脸上看不出什么悲伤。除了屋内守灵的女儿哭的是真的外,连儿子的脸上都看不出悲哀之情,儿媳妇则脸上挂着笑容和来客聊天。 而我作为去吊唁的亲友和其他人一样,没有什么感觉,去了之后把礼金一上,然后就到一边去聊天了,都等着中午开酒席。在酒席上也没有人聊死去的逝者生前的任何事,还是谈各家的家长里短,大妈家的孩子多大了?娶没娶媳妇?大爷家的房子买的是什么地方?多少平?死者的丈夫则在接待来客,忙的脚不沾地,一边和来帮忙的人交待事务,一边陪人谈心,向来客一遍一遍的重复介绍死者当天病发的情况。从其疲惫的面容可以看出他至少已24小时没有休息。 外面的锣鼓喇叭,哀乐,鞭炮吵的要命。按农村的习俗,死者要在家里面待三天。请来的这一套锣鼓班子还有抬棺材的八仙都是要付钱的,价格可不便宜。有的亡者家属还会请专门来帮哭灵的妇女,请道师来念经,这种丧事有多少钱都能花出去,而且你花的越多会越得到村邻的赞扬。 酒席是请的厨子在家里面烧的,因为村里面没有酒店,招待宾客不方便。 据我所知,女性死者是个足不出户的农村妇女,一生都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回到家里面会有干不完的家务,带不完的孩子。忙完子女忙孙辈,就没有过自己的人生,生前别说出省,她连县里,市里面都很少去,更别说出去旅游看看风景了。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大山里的农村妇女通常都是这样封闭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现在她的人生戛然而止,最后的谢幕就是在家停灵三天,这是她一生以来花钱最多的一次,但是她自己是不知道的。 回来后我就在想,如果把这些花在习俗,面子上的钱财用在她生前的享受上是不是能够更好。算一算这场葬礼没有个两三万下不来。这些钱够她生前出去旅游四五次了。去外面看看风景,尝尝各地的小吃美食是不是更合适。她这一生甚至连高铁都没有坐过,更别提飞机了。 我个人始终秉持着一个观念。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至少要看一看这个世界再离去才没有遗憾吧。所以为人子女的是不是要好好想一想?怎么样才算是对自己父母尽孝?如其在葬礼上耗费巨资,还不如在父母生前就把钱用在他们的身上,可能会让他们离去时少一点遗憾。
其实办葬礼真的犯不着,因为除了你的子女,根本没有人在乎你,也根本没有人悲伤。
净亭论点
2025-10-08 07:42:52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