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为啥,朝鲜能搞定先进导弹驱逐舰,俄罗斯却磨磨唧唧十几年搞不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一些设备,完全可以平替。 先看俄罗斯最典型的例子,那艘22350型护卫舰,说是护卫舰其实当驱逐舰用,首舰从开工到服役整整花了12年,三号舰2012年就动工了,过了十几年还没正式服役。 卡壳的关键是动力系统,原本用乌克兰的UGT-15000燃气轮机,后来俄乌闹掰断了供应,俄罗斯非要自己仿制,搞出个M90FR燃气轮机,结果故障率高达37%,光解决这个问题就耗了好几年。 其实这时候找个平替就行,就像他们另一款21631型护卫舰,后来换了中国的柴油机立马就解决了动力问题,但22350型偏要追求“纯国产高端”,硬生生把时间拖没了。 至于朝鲜,他们的“崔贤级”导弹驱逐舰,建造周期只有俄罗斯22350型的十分之一。 秘诀就是敢用平替,雷达系统直接逆向工程了俄罗斯22350型的方案,不追求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够用就行。 动力系统靠俄罗斯援助的成熟技术,装了两台蒸汽轮机加两台柴油机,虽然技术不算顶尖,但可靠稳定,让这艘5000吨级的军舰航速能到30节,反而比俄罗斯22350型的29节还快。 更实在的是成本,朝鲜这艘舰造价才3亿美元,只是俄罗斯同级舰的44%,花小钱办大事,全靠平替省下来的。 俄罗斯的麻烦还不止动力,他们武器里藏着大量外国零部件,乌克兰总统就说过,俄罗斯无人机里有超过10万个外国零件,“匕首”导弹里也有96个,小到传感器、微控制器,不是来自美国就是欧洲、日本。 平时看着没事,一旦被制裁,这些零件断了供,设备就成了摆设。比如他们想造西北风级两栖登陆舰,非要从法国买,合同都签了,制裁一来黄了,又没准备平替方案,只能搁置。 而朝鲜早就习惯了被制裁,根本不依赖这些外国高端零件,预警机用的是俄罗斯的机械旋转雷达,虽然比有源相控阵扫描慢、抗干扰差,但成本低、好改装,俄罗斯自己A-50预警机也用了几十年,朝鲜拿来就能用,不用等新技术突破。 工业基础的老问题也让俄罗斯没法搞平替。苏联解体后,他们丢了乌克兰的大型造船厂,唯一能造万吨级船的红星造船厂,还用着1980年代的卷板机,误差超过2%,造核潜艇时连耐压壳体都裂过。 想自己造高端零件,工厂设备跟不上,工人技术也断层。朝鲜反而把民用工业都用来给军工当平替,化肥厂能产导弹燃料,机械厂能造舰用零件,虽然精度不如俄罗斯的高端货,但能自己造、不断供。 加上他们“军工优先”,把钢材配额、甚至教师养老金都调去造舰,集中资源只攻驱逐舰这一个目标,自然快得起来。 还有预算的账要算,俄罗斯海军一年经费才140亿美元,还要分给核潜艇、航母,水面舰队只能拿15%,修个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就花了21亿美元,够造两艘中国075型两栖攻击舰,哪有钱搞平替研发? 朝鲜把有限的钱全砸在关键设备上,不用的高端功能全砍掉,比如驱逐舰不装复杂的反潜系统,用简单的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平替,反而省了时间和钱。 俄罗斯要是早想通这点,别死磕高故障率的国产燃气轮机,找个成熟的平替型号,22350型也不至于拖十几年。 说到底,不是造不出驱逐舰,是放不下对“高端原装”的执念,不会用平替变通,而朝鲜恰恰摸透了这个道理,才能快人一步。
中俄之间不是已经没有领土争议了吗? 为何中国地图上仍将俄罗斯远东的八个地方标
【49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