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北京时间10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控制着2

史之春 2025-10-09 22:07:04

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北京时间10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控制着20种最重要的稀土矿物的85%至100%的提炼,这些矿物对于我国的国防、汽车和高科技都至关重要。他们牢牢控制着那个市场。我们必须打破它。特朗普总统知道这一点,我们必须恢复我国的采矿业。”   伯格姆这么说,就是想制造一种 “安全焦虑”。稀土这东西听着陌生,其实跟美国老百姓的生活、国家的安全绑得特别紧。就说美国的武器吧,导弹能精准拐弯、坦克能精准导航、军舰的发动机能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稀土里的钕、钐这些元素。平时咱们用的手机、电脑,还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也都得靠稀土。   中国攥着提炼的关键环节,等于掐住了这些产业的 “脖子”,伯格姆故意把这事说透,就是想让美国民众和议员们意识到:这可不是小事,万一哪天供应断了,国防和经济都得受大影响。这种焦虑感,正是美国推动政策变化的常用 “敲门砖”。   更深层的目的,是为政府出手干预产业找借口。美国一直喊着 “自由市场”,以前很少让政府直接管企业的事。但现在为了抢回稀土主导权,他们不得不学中国的产业政策,让政府下场 “搭把手”。   伯格姆强调中国 “牢牢控制” 市场,就是想证明:单靠企业自己干肯定不行,必须政府牵头,要么给钱补贴,要么松绑法规,不然根本拼不过中国。毕竟中国的稀土产业能起来,不光有技术,还有低成本的电力、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这些都是美国企业单打独斗得不到的优势。   至于特意提特朗普总统,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一方面是拉上高层背书,说明 “打破中国控制” 不是他个人的想法,而是特朗普都认可的大方向,这样能让政策更容易推进。要知道特朗普之前就签过行政令,专门要提升关键矿产的产能,还动用《国防生产法》给企业送资金、贷款。   伯格姆把特朗普搬出来,等于告诉大家:这是延续之前的战略,不是拍脑袋的新主意,可信度更高。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政治表态,毕竟特朗普在产业政策上一直主张 “美国优先”,提他的名字能拉拢认同这种理念的选民和政客,为相关政策争取更多支持。   说 “必须恢复我国的采矿业”,表面看是想自己挖稀土,可实际没那么简单。美国其实不缺稀土矿,储量能排全球第二,占了 13% 呢。但以前因为开采成本高、环保法规严,好多矿都关了,采矿业慢慢就萎缩了。   现在喊着 “恢复”,真实想法是想重建从挖矿到提炼、再到造零件的完整产业链。毕竟光挖出来没用,稀土矿得经过复杂的提炼才能用,而美国现在连提炼的能力都很弱,更别说造稀土磁铁这种高端部件了。他们知道,只有把全链条建起来,才能真正不依赖中国。   可恢复采矿业哪是嘴皮子一动就能成的?美国有矿企老板算过账,在当地开一座稀土矿,光审批就得花二十九年,一辈子都未必能等到开工那天。环保要求也卡得特别严,处理矿渣、废水的成本高得吓人。之前日本企业响应美国号召,去建稀土磁铁工厂,结果美国公司嫌本土生产的磁铁太贵,还是偷偷买中国的,最后日企只能关门大吉。   所以伯格姆喊 “恢复采矿业”,其实是想倒逼政府简化审批、放松环保限制,甚至给企业更多补贴。比如美国国防部就给过稀土企业好几亿美元,还直接当起了大股东,就是想帮企业扛过初期的高成本。   除了自己干,美国还想拉着盟友一起 “破局”。他们搞了个 “四方关键矿产倡议”,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印度一起找矿、建工厂,想抱团绕开中国。甚至还和欧盟琢磨着给稀土设价格下限,再给中国稀土加关税、碳税,用这些手段逼企业转去美国或盟友那里生产。   但这些招儿效果未必好,因为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太完善了:从挖矿到提炼,再到造高端零件,一套流程走下来成本比别处低得多,而且技术成熟,短期内根本没法替代。   说到底,伯格姆这番话既是给美国民众 “敲警钟”,也是给政府 “递方案”。他把中国的稀土优势说成 “威胁”,既迎合了中美竞争的大背景,又能名正言顺地推动政府砸钱、松绑政策。提特朗普是为了借高层权威凝聚共识,喊恢复采矿业则是给这个战略找个具体的抓手。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国丢了几十年的稀土产业链,想重新捡起来可不是三五年的事,光是建供应链就得十五年,更别说还要解决环保、成本、技术这些老大难问题。这么看,伯格姆的话更像一场政治动员,至于能不能真的 “打破控制”,恐怕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毕竟产业竞争拼的是真功夫,不是喊口号就能赢的。

0 阅读:1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