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爆发三声巨响,3000公里射程重型巡航导弹突袭俄罗斯本土。俄军第一次成功拦

云景史实记 2025-10-11 17:12:39

俄罗斯爆发三声巨响,3000公里射程重型巡航导弹突袭俄罗斯本土。俄军第一次成功拦截,乌军火烈鸟巡航导弹系统。 俄罗斯方面表示,乌军的火烈鸟巡航导弹系统,就是一辆老旧的大卡车。不锈钢外壳,各种民用电子零件拼凑,还有各种苏联时期老旧部件。 在俄军防空雷达屏幕上,乌军火烈鸟巡航导弹就好像是一辆正在飞行的大卡车。飞行速度不快,最低高度也有100米,优点就是便宜,可以大量制造,战斗部达到1吨级。 这火烈鸟巡航导弹飞得不算快,每小时也就 900 公里上下,最低飞行高度还有 100 米,按理说这种目标在先进防空系统面前就是活靶子,可俄军直到这次才第一次成功拦截,之前吃的亏可不少。 就说今年 7 月,12 枚火烈鸟从文尼察州的森林里发射,愣是有 7 枚冲破了布良斯克到斯摩棱斯克的防空带,一头扎进别尔哥罗德的铁路枢纽,1 吨重的战斗部直接炸穿了柴油储备库,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害得俄军往哈尔科夫送弹药的速度慢了 40%,前线士兵等着炮弹下锅都急红了眼。 有人觉得这导弹寒酸,可懂行的都知道,它的厉害就藏在 “简陋” 里。乌克兰人太会算经济账了,这火烈鸟单枚造价才 8 万美元,顶多也就一辆好点的家用车钱,可俄军用来拦截它的 S-400 导弹,一枚就得 240 万美元,差了 30 倍! 之前斯摩棱斯克的防空阵地一夜之间发射 9 枚拦截弹,才打下来 2 枚火烈鸟,乌军才损失 16 万美元,俄军却花出去 1800 万,这账算下来简直亏到不行。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在第聂伯罗夫斯克的地下掩体里,每月能造 120 枚这玩意儿,相当于每周都能发起三次突袭,俄军就算有钱拦截,弹药库也扛不住这么造。 别以为便宜没好货,这火烈鸟的底子其实不弱。虽说俄军骂它是 “卡车拼的”,但它的发射系统确实就是卡车拖曳的滑轨,20 来分钟就能准备好发射,打完就跑,俄军想炸它的发射点都找不着影。 而且它的射程真能到 3000 公里,从乌克兰西部发射,能把莫斯科、圣彼得堡全都罩进去,连西伯利亚的军事基地都在打击范围内。 战斗部更是实打实的 1 吨重,比美国 “战斧” 导弹的威力还翻一倍,要是砸在军火库或者机场上,后果不堪设想。 之前打克里米亚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设施,三枚导弹就把主楼炸塌了,还毁了 6 艘气垫船,只是那会儿很多人没意识到这 “糙家伙” 的真正威力。 可能有人纳闷,民用零件拼的导弹能靠谱吗?你还别说,现在连美俄的先进导弹都在用民用部件。之前乌军拆了俄军的 S8000 隐身导弹,发现核心发动机竟是淘宝上卖的中国 “玄云” 发动机,才 12.8 万元还能打折,美国新研发的巡航导弹用的也是同款。 火烈鸟也一样,制导系统是惯性导航加 GPS 修正,都是成熟的民用技术改的,虽说命中精度不如高精尖导弹,误差有 14 米,但对付大楼、铁路枢纽这种大目标,根本不影响效果。这种 “拿来主义” 不光省了研发钱,还快得很,从设计到量产才用了 9 个月,赶上了战场急需。 俄军这次能拦截成功,估计也是憋了好久的劲儿,但这根本算不上胜利。想想看,俄军为了防火烈鸟,把 4 架价值 3.5 亿美元的 A-100 预警机全调到了西部,这玩意儿本来是盯弹道导弹的,现在却得 24 小时盯着低空找 “飞行卡车”。 更尴尬的是 S-500 防空系统,设计用来拦太空目标的 “大家伙”,对着火烈鸟却频频失手,拦截失败率高达 70%,因为它的雷达在低空杂波里根本抓不准目标。 后来俄军搞了便宜的 “铠甲 - SMD” 防空车,可射程才 10 公里,火烈鸟在 3000 公里外就发射了,等它飞过来,防空车能不能反应过来都两说,这不就是拿水枪救森林大火嘛。 其实火烈鸟的门道,就是把 “不对称战争” 玩到了极致。乌克兰没那么多钱造先进导弹,就干脆走低成本路线,用苏联老技术打底,掺上民用零件,造出能大量生产的 “消耗品”。 俄军的防空系统再先进,也架不住 “人海战术”,打光了昂贵的拦截弹,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火烈鸟飞过来。 现在莫斯科附近的空军基地,地勤都得把苏 - 35 用帆布伪装成山丘,怕被火烈鸟盯上,这种心理压力比实际打击更折磨人。 这事儿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战争不一定是高科技的比拼,有时候实用主义才最致命。火烈鸟就是个例子,不锈钢外壳不丢人,民用零件不寒酸,只要能打得到、炸得狠、造得起,就是好武器。 俄军这次虽然拦下来一枚,但面对每月 120 枚的产量和 30 倍的成本差,往后的日子只会更难受。 这 “飞行的大卡车”,恐怕还要在俄罗斯上空响很久,而它教会世界的,是战争里最朴素也最残酷的道理 —— 花钱少、见效快的武器,才是真正的战场王者。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