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的观感都变了!在我们反制美国之后,瑞士《新苏黎世报》表示,中国的反制让美

律便利小店 2025-10-14 10:41:06

西方媒体的观感都变了!在我们反制美国之后,瑞士《新苏黎世报》表示,中国的反制让美国陷入了无牌可打的窘境! 这不是第一次中国在关键时刻使出关键动作,但这一次,给西方媒体带来的感受却明显不同了。文章的核心观点其实挺直接。 中国的反制让美国陷入了有劲使不上、招数用尽的状态,甚至连特朗普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说白了,这次的局面,真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事情的起因得从中国几天前宣布的稀土出口管制说起。不是简单地关上大门,而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某些稀土材料实施严格的出口许可制度。 这一动作立刻引起了全球市场的紧张,尤其是美国。为什么这么紧张?因为稀土不是普通材料,它是制造高端芯片、电动汽车、精密武器、雷达系统等关键设备的基础原料。 而这些领域,恰恰是美国最不愿意受制于人的命门。其实早在几个星期前,中美之间在芯片领域的拉锯战就已经火药味十足。 美国不断加码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限制,甚至联合一些盟友限制先进芯片的出口,想借此打压中国的科技发展。但中国这次没有急着反击,反而在对手疲惫时突然出招。 直接让美国的棋局乱了套。瑞士媒体这时候发声,不是偶然,而是他们也看出来了,中国的策略是等敌先动,自己后发制人。 瑞士媒体的这篇报道其实也折射出一个更大的变化,那就是西方舆论对中美对抗的认知在发生微妙转变。以前很多西方媒体总喜欢用“被动应对”“受迫反击”来形容中国的国际策略。 但这次他们开始意识到,中国在博弈中是有清晰节奏和主动权的。特别是在贸易、科技、安全等多个维度交织的背景下,中国并没有被动挨打,反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自己的国家利益。 回头看看,这种战略耐心和定力,其实在过去几年已经逐步显现。不管是对美方加征关税的回应,还是对科技打压的应对,中国都没有急于还手。 而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做出有力动作。这次的稀土措施,就是在全球对供应链安全越来越焦虑的背景下,精准地把握住了节奏。 美国想要靠技术封锁来遏制中国发展,但没有料到原材料这个环节会被卡脖子,这种反制方式,可以说是直击要害。 这种局面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还记得十几年前的“稀土风波”吗?那时候中国提出出口配额制度,西方一度大声反对,后来又不得不低头接受现实。 这说明,当涉及到真正的经济命脉,话语权往往掌握在供应方手里。如今,中国再次出招,不但让对方措手不及,还让全球重新思考一个问题。 在全球产业链高度依赖的今天,单方面制裁真的能奏效吗?这场博弈还远没结束,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应对策略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而是有节奏、有逻辑、有准备的硬碰硬。而西方媒体的语气变化,也说明他们开始意识到,中国已经不是那个只能应对变化的国家,而是可以主动塑造局势的重要力量。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人可以准确预测。但从这次稀土反制的效果来看,中国已经在国际博弈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 美国想要继续施压,就必须先想清楚自己是否能承受反噬的代价。而瑞士媒体的这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替很多人说出了这个潜台词。   参考资料:外媒:贸易战中,这些“筹码”让中国占据优势 2025-04-23 14:34·中国青年报

0 阅读:1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