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苏联解体后,美国误认为“霸权地位”已经板上钉钉,无人可以撼动,一心折腾中东,从而忽视了中国的崛起。 美国当年那股子傲气,简直要溢出来了。冷战刚结束那会儿,全球没哪个国家能跟它掰手腕,于是乎就把中东当成了自家后花园,今天管管这个国家的内政,明天跟那个武装打打停停,一门心思要在那儿建所谓的“民主国家”,觉得这样就能牢牢攥住中东的控制权。 可它哪儿算得到,这一折腾就陷在里面拔不出腿,时间跨度远超想象,投入的成本更是吓死人。 单说最近两年,美国在中东的开销就没停过,给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至少217亿美元,还不算对也门胡塞武装、伊朗核设施动手的花费,那些行动成本随便一算就在96.5亿到120.7亿美元之间,加起来两年就砸进去300多亿美元,这还只是零头。 往前数,2003年入侵伊拉克那仗更是无底洞,打了十几年,最后留下的是20.9万伊拉克平民死于战乱,920万人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而美国自己的军费消耗、人员伤亡都成了不敢细算的账。 到了新一轮巴以冲突,美国提供的武器直接成了加沙人道主义灾难的推手,当地6.7万巴勒斯坦人死亡,这账最后都得算在美国的霸权野心头上。 这些钱和人力要是投在国内发展上,结果恐怕会天差地别,但美国偏要当“世界警察”,把家底往中东的沙漠里扔。就在它忙着在中东炸碉堡的时候,国内的工业根基已经开始悄悄烂掉。 当年的匹兹堡可是美国钢铁业的心脏,鼎盛时期一个杜肯工厂就雇6000人,霍姆斯特德工厂的员工更是翻倍,可随着美国把资源都往海外挪,这些工厂一个个倒闭,1983年匹兹堡的失业率飙到17.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 从70年代到2007年,美国最富裕的1%人口占有的财富从不到9%涨到23.5%,而钢铁工人这样的蓝领却大批失业,向上流动的路全被堵死,所谓的美国梦碎了一地。等美国后来反应过来,想重新搞制造业回流,才发现产业链早就断了,工厂没了,熟练工人也没了,工业空心化成了治不好的顽疾。 更讽刺的是,当年跟着它鞍前马后的盟友,现在也开始跟它离心离德。特朗普政府当年加征关税、威胁盟友,还直白地说卖给盟友的战斗机要降级10%,因为“说不定哪天就不是盟友了”,这话直接把盟友的心伤透了。 欧盟干脆自己搞起了防务基金,拿出1500亿欧元专门买欧洲公司的武器,把美国军火商直接排除在外,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欧洲必须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加拿大更是喊出和美国的传统关系“结束了”,忙着建东西向的油气管线,想把资源卖到亚洲和欧洲,彻底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就连波兰这样的东欧盟友,都因为不信任美国的保护,开始琢磨着要搞核武器,生怕被美国抛弃。这就是美国当年只顾着中东的代价,盟友们都看清了它“美国优先”的真面目,纷纷开始找后路。 而在它折腾中东的这二三十年里,中国正闷头搞发展,等美国终于把目光从沙漠挪开,才发现中国已经长成了它惹不起的样子。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之后一路追赶,工业产值更是早就甩了美国几条街,小到家电手机,大到高铁桥梁,中国造遍布全球。 美国想搞技术封锁,才发现从新能源电池到5G设备,很多领域中国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不是想卡脖子就能卡住的。像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靠CTP技术把包体利用率提至72%,华为的5G-A还能与卫星直连实现全域覆盖。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还搞起了“一带一路”,和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反观美国在中东留下的全是废墟和仇恨,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现在万斯站出来说这些话,说白了就是美国终于扛不住了,不得不承认当年的错误。那些砸在中东的几千亿美元军费,那些倒闭的工厂和失业的工人,那些离它而去的盟友,还有已经崛起的中国,每一样都是它当年任性的代价。 当年有多傲气,现在就有多狼狈,霸权地位晃悠得厉害,再想回头补功课,才发现欠下的债太多,根本不是短时间能还清的。 这哪里是忽视中国崛起,分明是自己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