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从 “代步工具” 进化为 “生活方式载体”,车友群已成为年轻人购车决策的前置环节。 年轻人买车先加车友群
据《2025 新能源汽车用户社群运营报告》显示,80% 的 25-45 岁车主在购车前会主动加入社群,特斯拉、蔚来等品牌官方社群活跃用户均超数十万。
这种趋势源于年轻人对信息对称的追求:懂车帝艾瑞泽 8 车主群要求新成员填写 “价格调查”,老车主分享的裸车价、赠品清单等真实数据,成为准车主避坑的重要参考;A6 车友群则通过实时同步售后政策,让消费者提前预判用车成本。车友群不再是购车后的附加项,而是决策链上的关键节点。
同时,车友群让 “汽车社交” 从概念变为可感知的生活体验。
小鹏车主社群的运营实践颇具代表性:官方通过 APP 组织技术交流会,车主分享智能驾驶实测经验;线下发起亲子游园会、公益环保行等活动,使 “鹏友” 关系从车延伸至家庭与社会议题。
即便是传统燃油车领域,思域 “潮飞社” 车友会也形成独特生态 —— 群内不仅交流改装案例、保养技巧,更诞生了跨行业商业合作,实现 “以车会友,以友促业” 的进阶价值。
这种社交不是浅层寒暄,而是基于共同选择的深度连接,正如汽车之家用户所言:“群里一句‘我也遇到过’,比 4S 店的话术更暖心”。大v聊车
车友群构建的身份认同,正在重塑年轻人的归属感。
BBA 同城车友群的凝聚力恰源于此 —— 车主们因对品牌价值的共同认可聚集,分享驾驶体验时自然形成身份共鸣,这种认同甚至延伸至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
新能源车主的圈层感更具时代特征:蔚来 “蔚来之家” 每月百场活动,让 70% 的 35 岁以下用户找到 “科技同好圈”。
小鹏车主通过社群参与产品反馈,当自己的续航建议被车企采纳时,获得的不仅是成就感,更是 “品牌共建者” 的身份确认。这种认同超越了物质层面,成为年轻人自我表达的重要符号。
年轻人买车先加车友群,本质是消费需求从 “功能满足” 向 “情感归属” 的升级。
当车友群既能提供购车参考、用车支持,又能承载社交渴望、身份认同,它早已不是简单的聊天群组,而是汽车文明进入社群时代的缩影。
正如一位小鹏车主所说:“车是出行搭子,群是生活圈子”—— 这份双重价值,正是趋势背后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