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冯增敏带着200多人向越军投降,回国后被判10年徒

小史论过去 2025-10-15 14:16:08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冯增敏带着200多人向越军投降,回国后被判10年徒刑,可他却说:"我当时也是迫于无奈啊!" 冯增敏出生在东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早年参军,靠着军事素质一步步升到连长位置。他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50军150师448团2营8连。这个军有抗美援朝的历史,但到1979年,部队里新兵居多,训练水平一般,主要还干些生产活。150师本来是乙种师,临时扩编成甲种,兵源混杂。冯增敏作为基层军官,负责日常管理和训练。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他的连队驻守广西边境,参与备战,包括修路和加强防御。部队成员平均年龄小,很多刚入伍不久。冯增敏在战前强调纪律,分配任务,确保连队准备好应对边境冲突。中国军队当时面对越南挑衅,冯增敏的角色就是执行上级命令,保持部队战斗力。 1979年2月17日,中国从广西和云南方向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部队推进迅速,冯增敏的8连跟随448团突破越军防线。谅山是关键节点,团里分路前进,2营走山区路线。3月初,中国完成目标,开始撤退。448团2营殿后,掩护主力。3月11日,2营在越南高平省那嘎朗庄一带行动,12日早上遭越军一个师伏击。越军火力密集,包围圈紧缩。中国士兵顽强抵抗,第一波攻势被顶住,但通信中断,求援困难。战斗拖到三天,弹药和粮草耗光,伤员增加。冯增敏和1连连长李和平商量转移,尝试突围。副连长王立新带队冲锋,但牺牲了。形势没改善,包围继续收紧。冯增敏开支委会讨论,再打下去全灭,援军来不了。 到3月14日,冯增敏决定投降保命。李和平起初反对,但后来同意。部分战士不同意,想继续抵抗,但支委会定下强制执行。一个排长反对,被绑起来。最终219人放下武器,向越军走去。这次投降让中国战俘数从几十人跳到238人。越军抓住机会,利用广播让俘虏报姓名部队,扰乱中方军心。许世友听说后下令保密,但消息传开,影响士气。冯增敏的8连包括本连官兵和失散加入的战士,总数超过200人。投降后,他们被关进越南俘虏营,接受看管。越军对他们进行宣传,冯增敏等人配合,给中国军队制造心理压力。这事成了军队耻辱,448团损失五百多,两百多人被俘。 对越自卫反击战3月16日结束,中国军队全部撤回。5月,中越通过红十字会交换俘虏,中国释放1638名越南俘虏,接收238名自己人。其中一人因伤在营中去世,其余返回。冯增敏跟随队伍回国,先接受医疗和审查。军事法庭1980年开庭,法官审阅卷宗,证人陈述战场情况。检察官列举投降事实,认定违反军纪。法庭判冯增敏投降罪,10年徒刑,开除军籍和党籍。李和平也获刑。其他士兵多被剥夺军籍,遣返回乡,背负污点。冯增敏被押往监狱,服刑期间从事劳动改造,遵守作息,未提出上诉。十年后,他刑满释放,返回东北老家。 冯增敏出狱后,生活艰难,周围人冷眼看待。他接受采访,谈起当年决定,说投降是迫于无奈,保全性命唯一选择。但公众不认可,认为丢了军队脸面,坏了传统。50军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被撤销,事件影响深远。冯增敏的名字成了历史反面教材,提醒部队纪律重要性。投降不同于受伤被俘,冯增敏作为最高指挥官,责任最大。他的行为在舆论中备受指责,无法抹去耻辱。事件后,军方总结经验,调整管理,避免类似发生。冯增敏回归普通人生活,避免公开讨论往事。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