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这波操作真是把“自断后路”玩明白了!前脚刚以莫须有的“安全”名义,对中企闻泰

极速西柚 2025-10-15 23:28:29

荷兰这波操作真是把“自断后路”玩明白了!前脚刚以莫须有的“安全”名义,对中企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下手,冻结全球30家实体资产,还没庭审就撤了中方CEO,派外人掌权托管股份,这跟明抢没啥两样 。 ​​​​​​​​后脚荷兰媒体就开始慌了,因为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命脉攥在别人手里。中国可是荷兰八种关键材料的最大供应国,从造电动车的镁到强化钢材的锰,全得靠中国,连荷兰经济学家都承认这依赖根本没法替代 。2024年荷兰光从中国买含这些材料的成品就花了585亿欧元,真当这供应链是摆设? ​​​​​​​​​中方已经明确反对这种歧视性做法,维护权益的决心摆着呢 。说白了,荷兰是跟着别人起哄,却没掂量自己的家底。 荷兰政府怕是没算过,安世半导体早不是当年那个荷兰本土企业了。闻泰科技当年花了超340亿元真金白银,才拿下这家老牌功率半导体厂商100%的控制权,近五年里合规运营、缴税雇工,把年营收做到了147亿元,怎么突然就成了“安全威胁”?时间点太蹊跷了——美国9月29日刚升级管制,把中资持股超50%的子公司纳入范围,荷兰第二天就动手冻结资产,这“同步响应”的速度,比闹钟还准。荷方嘴上喊着“美国没插手”,可连冻结依据的1952年旧法案都翻出来了,这分明是早有预谋的配合。 更荒唐的是所谓“治理缺陷”的理由,从头到尾拿不出半点实据,仅凭“潜在风险”就剥夺股东权利。有在欧洲车企供应链工作的朋友说,安世的车规级功率器件占全球14%份额,德系车企全指着它供货,荷兰突然冻结运营,最先慌的其实是欧洲自己的汽车厂。分析机构都预估了,要是冻结超半年,不少车型得被迫改物料清单,这哪是维护安全,分明是给自家产业链添乱。 荷兰媒体慌神的点,算是戳中了真正的要害。那八种关键材料可不是普通商品,镁是电动车轻量化的核心原料,锰是高端钢材的“筋骨”,缺了哪样工业生产线都得停摆。更没被说透的是稀土——荷兰的命门阿斯麦造光刻机,根本离不了中重稀土。刚巧10月9日中国商务部收紧了稀土出口许可,新增5种品类、覆盖全产业链设备,这等于直接捏住了光刻机制造的原材料阀门。阿斯麦之前还嘴硬,现在怕是得算算库存够撑多久。 中方的反击根本没给荷兰留幻想空间,从荷兰动手到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只用了三天。禁令直接卡死安世半导体在华工厂的出口,那些中国制造的特定元器件,是它全球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没了这些,荷兰托管的股份跟空壳子没区别。闻泰科技更硬气,直接联合国际律所起诉荷政府“越权”,法律和产业两条线同时发力,这态度再明确不过:想明抢?没门。 荷兰政商界怕是现在才后知后觉,自己踩了多大的坑。当年闻泰接盘时,他们盼着中资盘活企业;现在跟着美国起哄,却忘了中资手里攥着供应链命脉。2024年585亿欧元的进口额不是数字,是荷兰工业的“粮草”,真要是供应链断了,最先喊疼的是荷兰本土的制造商和工人。有荷兰经济学家直言这种依赖“无法替代”,这话里藏着的焦虑,比媒体的报道真实多了。 说白了,荷兰这步棋是被美国绑着走的,却把自己的家底押了进去。想当“温顺绵羊”讨好美国,就得承受供应链被反制的代价;想保住工业命脉,又舍不得跟着美国搞科技封锁。这种左右摇摆的心态,早晚会把自己逼到绝路。 现在再看荷兰媒体的慌乱,更像一场迟来的清醒。靠政治手段抢夺企业,违背的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把供应链当赌注,赌输的是本国的经济根基。中方维护权益的决心摆着,那些被攥在手里的关键材料,就是最实在的底气。荷兰要是还不清醒,接下来可能就不是媒体慌神,而是整个工业体系都得慌了。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极速西柚

极速西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