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张图,有点意思。 一架老掉牙的F-4“鬼怪”战斗机,都快能进博物馆的古董了,翅膀底下却挂了一颗崭新的导弹。 这画面,信息量太大了。 很多人都在聊,说伊朗要买苏-35,要买歼-10C。这些当然是大好事,但太远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买飞机不是买白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完事了。飞行员要不要练?地勤要不要配?整个作战体系要不要搭?这一套下来,没个三五年根本玩不转。 可人家会给你三五年时间,让你慢悠悠地发育吗? 显然不会。 所以你看,真正的高手,都是一边谋划未来,一边解决现在。 那颗挂在老飞机上的新导弹,就是“现在”。具体型号不猜,但那外形,懂的都懂。它告诉全世界:别以为我开着老爷车,就没法跟你玩命。我手里,有新家伙。 与此同时,大毛家的安-124巨型运输机,几乎就没停过,一趟趟地往伊朗飞,送去的雅克-130,说是教练机,其实摇身一变就是个攻击机。 地下,更是在疯狂施工,搞那种巨型的“导弹城市”,要把自己的家底翻上几番。 这就是伊朗的活法:空中靠“新旧搭配”顶着,地下靠“导弹深挖洞”兜底。 这棋局已经很明白了。有些人想把桌子掀了,但发现对面坐着的,不止一个人。 伊朗背后,站着的是中俄。一个提供体系,一个补充战力。这不是简单的军售,这是战略上的“背靠背”。 所以,别再问会不会打了。 问就是,这盘棋,已经不是谁想掀桌子,就能掀得了的。
1982年,女飞行员刘晓莲在驾驶飞机爬升至700米时,突然被一架歼击机撞击,伴随
【2评论】【1点赞】
少将
自己不争气,中俄站后面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