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 美国最近又给澳大利亚出题了,直接问要是台海哪天打起来,你们派不派兵?这问题够狠的,摆明了是想把澳大利亚拉下水。 7月13日,于澳广播公司节目上,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直言不讳,掷地有声道:“我们不说假设之事。””这话听起来简单,背后可藏着澳大利亚的一盘大棋。 美国这几年没少折腾,从2021年开始就催着印太地区的盟友站队,尤其是台海问题。五角大楼在2025年初开了好几轮会,点名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非得让他们提前表态,好帮着美国壮胆。 美国的心思谁都懂,就是想靠盟友撑腰,保住自己在亚太的老大地位。澳大利亚跟美国绑得紧,有安保条约罩着,安全上靠美国,可经济上又离不开中国。 2024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贸易成绩斐然,货物总值逾千亿美元。中国稳居其头号买家之位,其中铁矿石、液化天然气等主要品类贡献突出,占出口总额六成有余。这买卖要是断了,澳大利亚得疼得跳脚。 中澳关系前几年闹过别扭,莫里森政府跟着美国瞎嚷嚷,结果葡萄酒、龙虾这些出口卡壳,经济吃了亏。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学聪明了,赶紧修补关系,2023年访华解冻了不少禁令。 到2025年,经贸更热乎了,澳大利亚对华铁矿石出口占全球九成,力拓、必和必拓这些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看着不顺眼,继续施压,在2025年的印太战略报告里又点名澳大利亚,非得在台海问题上表态。可澳大利亚这回没上当,康罗伊的回应就是明证——不预设立场,出兵的事得看当时情况政府再定。 这招不是澳大利亚头一回用了。2022年南海飞机擦碰事件后,澳大利亚嘴上抱怨,转头就签了铁矿续约,把生意稳住。现在这么回应,也是想保住自己的战略主动权。 澳大利亚处于中美之间,颇为两难。一方是“老大哥”美国,为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则是“大客户”中国,给予其贸易红利,澳大利亚在两者间艰难斡旋。 2025年,中澳贸易前景颇为乐观,贸易额预计将攀升至1500亿澳元。其中,牛肉、葡萄酒贸易迅速回暖,而能源出口更是充当贸易增长的主力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澳大利亚老百姓心里明白,民调显示过半人觉得经贸更重要,别瞎掺和安全上的烂事。 康罗伊的话跟政府的大方向对得上。2025年7月15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专程访华,将修复中澳关系视为要事。他先后前往上海、北京、成都,与中方高层会晤,签署协议推进自贸进程,以促进两国人员的便捷往来。 澳大利亚企业代表扎堆开会,聊投资扩展,北部达尔文港项目也重启了,中方投钱修基础设施。这种实干路子不光稳经济,还给亚太地区添了正气。 安全上,澳大利亚也没闲着,AUKUS协议(美澳英安全伙伴关系)在2025年推了关键一步,澳大利亚跟英国签了核潜艇合作,从弗吉尼亚级起步,转向SSN-AUKUS设计。 政府砸了25.9亿澳元建设施转技术,虽然进度慢点,但海军实力在慢慢提升。尽管军备投入不菲,但澳大利亚并未在台海问题上贸然行事。 康罗伊着重指出,AUKUS本质是防御性的,切不可主动陷入不必要的困境。商界比如西澳矿业协会也公开喊话,安全合作得为长远服务,别把贸易链搅黄了。 澳大利亚深谙平衡之道,在各方之间巧妙斡旋,其娴熟运用平衡之术的姿态令人侧目。其他盟友见状,亦纷纷效仿,试图在复杂局势中探寻相似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日本近期强化了西南岛屿军事部署,妄图在地区局势中搅弄风云。然而民意自有公断,民调显示,仅有15%的民众赞成日本为“台独”势力出兵,介入台海战事。 韩国新领导直接说台湾是家务事,不插手。诸多国家于中美之间持骑墙之态,澳大利亚的回应堪称范例。其不预设战争情境,而是寄望于对话沟通来化解矛盾,为处理复杂国际关系提供了别样思路。中国企业于澳大利亚的投资正逐步复苏。 一座太阳能电池厂顺利开张,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中企的活力,也获得了澳方的积极回应,澳方对双方的技术合作表示热烈欢迎。事件过后,亚太多国跟着调整,菲律宾总统换届后对美态度暧昧,转头就签了中国基建单子。 澳大利亚此举颇为明智,巧妙避开美国所设之圈套,成功捍卫自身利益。如此一来,既保障了本国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区域格局。说到底,国家利益才是硬道理,澳大利亚不想为别人的游戏买单。 澳大利亚的回应展现了成熟的外交智慧,既不盲目跟风,也不激化矛盾,而是务实平衡安全与经济。这种态度值得点赞,它提醒我们,在复杂国际局势中,保持独立思考和战略定力至关重要,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区域和平与繁荣。 (主要信源:观察者网——美方就台海问题施压,澳部长拒绝作出承诺)
[浮云]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
洞察观史
2025-10-16 10:50: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