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蒙古国那边确实不好过,各种消息看下来,一个字:难。难在哪?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法国、德国、西班牙加起来还大,地下埋着数不清的铜矿、煤矿、稀土,按理说守着这金山银山,日子不该差。可问题是,这些宝贝疙瘩运不出去。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提到蒙古国,很多人会想到15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比法国、德国、西班牙三国加起来还大,地下更藏着数不清的铜矿、煤矿和稀土,堪称手握“金山银山”。 可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宝贝曾长期“躺”在地下难变现,核心难题就两个字:运不出。 作为内陆国,蒙古国没有出海口,矿产要运往国际市场,只能借道邻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基础设施跟不上,铁路覆盖率低,大量矿产只能靠卡车运输。 在甘其毛都口岸,曾常见几百辆运煤卡车在戈壁滩排起20公里长队,司机一等就是三四天,油钱、过路费层层叠加,好不容易挖出来的矿产,利润几乎都耗在了路上。 更让人着急的是,早年政策的不稳定还让合作屡屡碰壁。比如全球知名的奥尤陶勒盖铜矿,离中国边境仅80公里。 本可就近运往中国加工,却因曾有“不准直接对华出口”的限制,只能绕远路经俄罗斯运输,每吨成本多花300美元。 国际矿业巨头力拓曾参与开发,也因后续政策调整、外资份额要求变化,导致项目停摆,宝贵的资源只能闲置。 好在近年来,蒙古国开始主动破局,把“通路”和“稳合作”当成重点。一方面,积极推进跨境交通建设,中国早就提议修建的甘其毛都跨境铁路,虽曾因轨距对接、利益协调等问题搁置。 如今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这条仅9公里的铁路,一半路段为桥梁,建成后能把煤炭运输时间从3天压缩到20小时。 每年可运3000万吨货物,光这一项每年就能多赚15亿美元,对只有5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蒙古国来说,无疑是“及时雨”。 另一方面,蒙古国也在优化合作环境,减少政策波动。要知道,中国是蒙古国90%以上出口的目的地,2024年单煤炭就卖了8300万吨。 如今双方在中蒙俄经济走廊框架下,不仅推进铁路对接,还探讨港口联运,让蒙古国的矿产能通过中国港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同时,蒙古国也在稳定外资预期,避免“今天欢迎投资、明天调整规则”的情况,让更多企业愿意参与资源开发和基建建设。 现在的蒙古国,正从“守着金山发愁”转向“主动找路突围”。虽然稀土开发因运输通道不足还没大规模起步,铜矿出口仍需优化路线。 然而随着跨境铁路逐步落地、合作政策更趋稳定,曾经“运不出、赚不到”的困境正在改善。 对蒙古国来说,手握资源是优势,找对合作方向、打通运输通道,才能让“金山银山”真正变成发展动力,未来的日子也必然越来越有盼头。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最近蒙古国那边确实不好过,各种消息看下来,一个字:难。难在哪?156万平方公里的
湖锦行
2025-10-16 11:23:43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