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的命运在中美两国的A4纸上,一边,美国吊销了它的对华出口许可;另一边,中国大陆的稀土新规,卡死了它对美国的出口。同时失去中美两大市场,这家公司,估计要名存实亡了。 台积电如今的困局,半点怨不得别人,纯粹是自己一步步踏错节奏,主动跳进了美国设好的局。 从被520亿美元补贴的大饼诱惑,到配合美国切断重要市场的芯片供应,再到砸1650亿美元赴美建厂却沦为“吞金兽”,本质就是咎由自取。 看美国这记 “釜底抽薪” 有多狠,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本是王牌,3nm、5nm 芯片几乎垄断了高端市场,而这些尖端产品的主要需求方里,就有大量亚洲客户。 可美国的管制政策一落地,直接划定了 “技术红线”,凡是用到美国设备或技术的先进芯片,想出口就得拿许可,而实际审批中基本是 “卡着不批”。 这可不是简单丢几个订单的事,台积电 2024 年北美市场营收占比 77%,但亚洲市场的增长潜力才是关键。 原本规划的高雄 3nm 工厂,就是冲着亚洲客户的增量需求建的,现在许可被吊销,工厂产能直接空转了三分之一,光设备闲置损失每月就超 2 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客户不会一直等,华为、小米这些企业已经开始把订单转向其他代工厂,2025 年第二季度台积电来自亚洲的营收环比跌了 12%,这还是刚开始的迹象。 最尴尬的是,台积电想 “两头讨好” 的路彻底走不通了,以前它靠 “美国技术 + 大陆资源 + 全球市场” 的模式赚得盆满钵满。 既拿着美国的芯片法案补贴建工厂,又依赖大陆的稀土和市场冲业绩,可现在美国要 “技术脱钩”,大陆要 “资源管控”,两边的规则根本没法兼容。 想迁就美国?就得放弃亚洲市场和便宜的稀土供应链,亚利桑那工厂一年亏损 88.5 亿元的先例摆着呢。 想靠拢亚洲市场?又得顶着美国的制裁风险,南京厂虽然去年大赚 58.4 亿元,但扩建计划已经被美国列入 “观察清单”。 更要命的是库存撑不了多久,它把关键稀土零部件的安全库存从 30 天提到 90 天,可这只是缓兵之计,一旦库存耗尽,全球过半的高端芯片产能都得停摆。 稀土新规公布后,台积电股价三天跌了 19%,创了 2008 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台股科技板块一天就蒸发 2300 亿新台币。 客户也在加速逃离,英伟达明确说不会为了产能接受性能降级的芯片,苹果的 A18 芯片订单因为交付延迟,已经让台积电赔了 12 亿美元违约金。 它以为自己是产业链的中心,其实只是地缘博弈里的一颗棋子,一旦两边的规则变了,它的优势瞬间就成了致命短板。 台积电的悲剧根源在于拎不清自己的位置,它错把美国的霸权需求当成了发展机遇,把政治妥协当成了生存策略,却忘了半导体产业的根基是成本、技术和市场的协同,不是谁的“棋子”。 美国需要的从来不是一个强大的台积电,而是一个听话的“代工厂”,用完就可以随手丢弃,当它主动斩断商业纽带、拥抱政治捆绑时,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这世上从没有“既要又要”的好事,更没有靠讨好霸权就能安身立命的企业,台积电的教训摆在这里,把命运系在别人的裤腰带上,迟早会被拖进泥潭。 所谓的咎由自取,不过是为自己的短视和妥协,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
爆个料:看到红米K90真机了,绝对不是网上这样,虽然长得跟小米17很像,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