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4岁女孩被捅死案:行凶的14岁男孩,买了一把折叠刀,捅伤了还不行,折返回去

文武互娱 2025-10-16 14:58:38

深圳14岁女孩被捅死案:行凶的14岁男孩,买了一把折叠刀,捅伤了还不行,折返回去硬是要置对方于死地,真的是让人后背发凉啊! ​这个男孩,从小就是无规矩约束,放任式的家庭教育,小小年纪就已经坏透了。 ​农夫与蛇说的就是他,他坐了别人三年车,不仅没有感恩之心,反而被嫉妒蒙蔽了双眼,逮着机会就痛下死手。 一想到那个14岁的女孩,或许前一天还在跟闺蜜分享新买的发卡,或许早上出门前还跟妈妈说“晚上想吃红烧肉”,怎么也想不到,平日里熟悉的人会对自己下这样的死手。折返回去补刀的那个瞬间,哪里还有半分少年人的纯粹?分明是把积攒的恶意全泼了出来,连一点犹豫和愧疚都没有。 总有人拿“他还是个孩子”当挡箭牌,可“孩子”这两个字,从来不是伤害他人的保护伞。放任式的家庭教育,说到底就是家长的“甩锅”——孩子第一次抢别人玩具时没教他“这不对”,第一次说脏话时没拦着他,第一次对身边人露出敌意时没及时疏导,慢慢的,他才会觉得“只要我想,做什么都不用负责”。三年免费乘车的恩情,在他眼里没变成温暖的回忆,反倒成了“你比我过得好”的刺,嫉妒一冒头,就不管不顾地把刀递了出去。 咱们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这孩子连最基本的“不伤害恩人”都做不到。车主一家当初愿意让他搭车,大概率是觉得“孩子不容易”,或许雨天会多等他几分钟,或许偶尔会分他半块面包,这些细碎的善意,没焐热他的心,反倒让他生出了“凭什么你能帮我,我却不如你”的扭曲念头。这种心态,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是无数次“没人管、没人教”堆出来的。 更让人难受的是,这起悲剧本可以避免。这些年看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几乎都能找到“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子。不是说所有宽松教育的孩子都会犯错,而是没有规矩、没有底线的教育,就像给孩子拆了防护栏,早晚要出问题。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保护,是希望给犯错的孩子改过自新的机会,可前提是家长和社会得先尽到责任——早一点教他对错,早一点帮他化解负面情绪,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补刀”。 学校里教加减乘除、诗词文章,更该教孩子“怎么做人”。教他尊重别人的生命,教他化解心里的嫉妒,教他记住别人的好。家里呢?家长别总说“我忙着赚钱养你”,孩子的情绪变化、行为反常,其实都是信号。要是当初这个男孩的家长能多问一句“你为什么讨厌她”,能在他抱怨“不公平”的时候好好聊聊,而不是不管不顾,那个女孩是不是现在还能背着书包,笑着走进校园? 这样的事,疼的不只是女孩的家人,更是整个社会。我们怕的不是孩子犯错,怕的是“没人教孩子不犯错”,怕的是善意换不来感恩,反倒换来了伤害。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文武互娱

文武互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