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长:中美要打仗,比抗美援朝还惨烈。我们做好准备,不想打仗! 抗美援朝战争

文人学社 2025-10-17 11:00:31

美国防长:中美要打仗,比抗美援朝还惨烈。我们做好准备,不想打仗! 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早已载入史册。那是一场经济与武器装备极不对称的较量,1950 年美国经济总量约 2900 多亿美元,中国仅 160 多亿美元;美国钢产量 8700 多万吨,中国仅 60 多万吨。 美军掌握制空权与制海权,每个师装备坦克 140 余辆、火炮 700 余门,而志愿军前期没有坦克,火炮数量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的三分之二,且炮弹严重不足。 即便如此,志愿军仍以正义之师击退侵略者,用牺牲换来了此后的和平发展环境。 现代战争的破坏性已远超七十多年前。 军事技术的迭代让武器打击精度提升百倍,远程打击能力可覆盖全球,经济全球化则让各国产业链深度绑定。 一旦冲突发生,不仅军事领域会遭受重创,全球贸易、能源供应、金融市场都将陷入混乱。 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贸易额常年保持在数千亿美元,两国经济每波动 1%,就可能影响全球经济 0.3% 的增长,这种联动效应让战争代价难以估量。 美国防长提及的 “做好准备”,更多指向军事能力的防御性建设。 美军近年虽在亚太地区调整部署,但多次通过高层对话释放沟通意愿。 9 月 12 日,中美防长曾进行视频通话,美方明确表示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双方强调要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 这种 “准备” 与 “避战” 的平衡,折射出对战争后果的理性考量。 中国对和平的追求始终坚定。 抗美援朝的决策源于保家卫国的正义需求,并非主动求战,那场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如今,中国的国防建设延续了防御性本质,发展军力是为守护主权与领土完整,而非寻求冲突。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通过对话管控分歧,9 月 10 日中美外长通话中,中方再次强调要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发展。 两国的共同利益构成和平的坚实基础。 中美在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能源安全等领域有大量合作空间,仅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减排合作,就关乎全球生态安全。 全球供应链中,中国造船业占全球 47% 的产能,美国对华贸易依赖中国港口高效运转,这种产业与贸易的深度绑定,让冲突成为双方都不愿承受的选项。 国际社会也在积极推动中美和平共处。 联合国多次呼吁大国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军事对抗。 各国企业纷纷表达对稳定合作环境的期待,美国商会曾发布报告指出,单边主义与冲突风险会损害全球经济复苏,只有保持沟通才能实现共赢。 这些声音,成为推动中美管控分歧的外部力量。 美国防长的表述,本质是对战争风险的警示,而非冲突的预告。 从抗美援朝的历史教训到现代战争的潜在代价,从中美高层的持续沟通到全球利益的深度绑定,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和平是唯一正确选择。 做好防御准备是为守护和平,避免冲突是对两国人民与全球发展的责任,这种共识,正是当下中美关系中最珍贵的正能量。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