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于和伟喝醉后想从南京长江大桥跳下一死了之,可没想到,女朋友宋林静知道后,只跟她说了一句:“你妈45岁生的你,你要是就这样走了,你妈妈该怎么办?” 2025 年《沉默的荣耀》片场,聚光灯打在于和伟身上。 他握着剧中烈士吴石的旧钢笔,台词念到 “信仰不能忘” 时,喉结微微滚动。 恍惚间,1996 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寒风似乎又吹到脸上 —— 那天他站在护栏边,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 是女友宋林静的来电,电话里那句 “你妈还在等你”,像救命绳般拽住了想纵身一跃的他。 导演喊 “卡” 时,于和伟眼角还带着湿意,这滴泪,一半为角色,一半为当年的自己。 休息时他翻出手机里的老照片,是 1992 年在抚顺话剧团的合影。 照片里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演出服,身边站着宋林静 —— 那时她还是歌舞团演员。 第一次见面,他就被她练舞时的专注打动,总以 “请教舞台配合” 为由找她说话。 得知他想考上海戏剧学院,宋林静没犹豫:“你去考,家里我帮你照看。”后来他才知道,那段时间她常帮母亲挑水、给三哥的早餐店搭手。 1989 年上海戏剧学院考场外,他攥着母亲给的布包。 包里是八个煮红薯,还有姐姐连夜缝的鞋垫,针脚密密麻麻。 考场上他朗诵自己写的诗,想起父亲早逝后,母亲 45 岁仍在集市卖红薯。 考官问他为何想学表演,他说:“想让家人过上暖乎乎的日子。”放榜那天,他跑遍电话亭,第一个把好消息告诉母亲和宋林静。 1995 年南京地下室,宋林静提着保温桶进来。 桶里是酸菜饺子 —— 她知道他最想家的味道,特意托五姐寄来酸菜。 于和伟正对着镜子练台词,墙上贴满写满台词的烟盒纸。 “今天又被三个剧组拒了。” 他低头扒饺子,声音发闷。 宋林静拿出工资袋:“我这个月工资够交房租,你专心磨演技。” 2003 年《历史的天空》剧组,他拍完 “万古碑挨耳光” 的戏。 休息时接到母亲电话,老太太嘟囔:“活该,但不能那么使劲打。” 他笑着流泪,知道这是母亲最直接的认可 —— 她从不夸人,却记挂着他。 拿到第一笔片酬,他没买东西,先给三哥的早餐店换了新蒸笼。 三哥在电话里骂他 “乱花钱”,声音却带着哽咽。 2010 年《三国》庆功宴后台,母亲攥着他的手。 “以前总担心你饿肚子,现在看着你被人捧着,妈踏实了。”他给母亲剥橘子,想起 1978 年冬天,她冻红的手给他买糖画。 宋林静递来外套:“妈说想住几天,我已经把客房收拾好了。”那晚一家人挤在客厅,母亲讲他小时候偷喝红薯粥的事,满屋子笑声。 2020 年抚顺老家,他坐在三哥的早餐店里。 系上围裙帮着端豆腐脑,熟客喊 “刘备来给我盛碗粥”,他笑着应和。 五姐提着菜进来:“中午来吃饺子,酸菜馅的,你最爱吃的。”母亲坐在窗边晒太阳,看着他忙前忙后,嘴角一直没下来。 他知道,无论走多远,这烟火气才是他的根。 如今,于和伟的书架上摆着三样东西。 一本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毕业证书,封皮已磨出毛边。 一摞是宋林静当年给他缝的鞋垫,花色早已过时。 还有一张全家福,母亲坐在中间,哥哥姐姐们围着她笑。 拍戏间隙,他常和宋林静视频,看母亲在阳台浇花、三哥在早餐店忙碌。 《沉默的荣耀》播出后,他在采访里说:“我的信仰是家人。”走红这些年,他没搬离老小区,常去菜市场和摊主聊天。 只要不拍戏,就回抚顺陪母亲,帮三哥卖包子、吃五姐的饺子。 宋林静依旧是他的 “定海神针”,帮他打理生活、筛选剧本。 那些在低谷时的陪伴、烟火里的温暖,成了他最珍贵的 “荣耀”。 信源:新浪资讯——那一年,于和伟喝醉后想从南京长江大桥跳下一死了之,可没想到,女...
何炅含泪主持真相曝光!父母双亡+保姆索赔119万,50岁男人教会我们:善良要有锋
【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