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一旦开战,中国的策略就是“壮士断腕”:用沿海经济带,换掉美国整个亚太霸权!戴

鹏天云光 2025-10-20 12:53:29

中美一旦开战,中国的策略就是“壮士断腕”:用沿海经济带,换掉美国整个亚太霸权!戴旭上校的观点很明确,我们最多是发展重心西移,但美国的代价,将是其遍布日韩的41处军事基地被彻底清除。 戴旭上校说的“壮士断腕”策略,根本不是真要放弃沿海,而是算准了中美各自的底气和软肋。中国的沿海经济带确实金贵,是这些年发展的排头兵,但咱们早就留着后手了,而美国的亚太霸权,全靠那些遍布日韩的军事基地撑着,这些基地看着唬人,其实脆得很。 就说中国为啥敢提“发展重心西移”,这早有先例在。抗战那时候,咱们的工业底子比现在薄多了,日本人打过来,沿海的工厂眼看要被抢,实业家们硬是带着设备往西迁。 南京的永利铔厂,就是现在的南化公司,当年被日军轰炸,总工程师侯德榜带着工人用扁担挑着零件,坐船沿长江退到四川,在那边重新建厂,还研发出了“侯氏制碱法”,把盐的利用率从三成多提到九成六,照样给前线供物资。 还有昆明的昆钢,当初在上海沦陷后,周仁教授带着设备,辗转香港、越南,花了一年才运到昆明,在没有像样厂房、电力都保证不了的地方,硬是炼出了第一炉钢,抗战期间贡献了一万多吨铁水和四千多吨钢材。 当年那么难,靠人挑马驮都能把工业火种保住,现在更不用愁。西部这些年早不是过去的穷地方了,成渝经济圈、西安的工业基地、贵阳的大数据中心都起来了,高铁、货运铁路四通八达,真要把产业和人员往西挪,比当年用扁担挑设备快多了,最多是发展节奏缓一缓,根基伤不了。 反观美国那边,所谓的亚太霸权,其实就是靠他们这41处军事基地当钉子,把兵力和影响力钉在日韩这些地方。 可这些基地根本不是铜墙铁壁,去年中东的事儿就看得明白。去年1月,美军在约旦的基地遭无人机袭击,几十美军个受伤,不是美军不想拦,是防空系统都搞混了,根本没拦住。 到后来美军虽然报复性空袭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目标,扔了上百枚精确弹药,可没用,之后美军的基地还是天天被火箭弹和无人机炸,今天这个基地着火,明天那个基地被导弹瞄着,美军只能往基地里加派防空装备,却挡不住没完没了的袭击。 就连中东的基地都这么不经打,更别说日韩的了,这些地方离中国近得多,咱们的导弹、无人机打过去比中东那边还方便,一旦真动手,这些基地的指挥中心、弹药库、跑道先挨一波打,用不了多久就成了废地。 美军这些基地还有个大毛病,就是太依赖当地的支持,而且补给线拉得老长。当年抗战时日军占了沿海,可物资运不进内陆,最后还是耗不下去。 现在美军的基地要是被端了,从美国本土调装备、补人员,得跨太平洋,等他们赶来,亚太的局面早就定了。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盟友心里也打鼓,要是看到美军连自己的基地都保不住,日韩还敢跟着美国走吗?到时候这些盟友一散,美国在亚太就成了孤家寡人,霸权自然就塌了。 因此,咱们戴旭上校的算法很清楚:中国的“断腕”是暂时的,沿海就算受点影响,西部能接住,几十年前能靠西迁保住工业命脉,现在更能靠西部的家底稳住发展;可美国丢的是根基,那些军事基地是亚太霸权的腿,腿被打断了,再想站着说话就难了。 这就像当年抗战时,咱们丢了一些城市却保住了有生力量,日军占了地盘却耗光了元气,最后胜负立判。 现在的情况也一样,中国最多是换个地方搞发展,美国丢的是整个亚太的话语权,这笔账算下来,谁亏谁赚一目了然。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