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透露“将在几天内与中方会面”,但仍在狡辩 就在中美贸易博弈紧

律便利小店 2025-10-20 17:41:32

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透露“将在几天内与中方会面”,但仍在狡辩 就在中美贸易博弈紧张持续之际,中资半导体企业在荷兰竟遭到“强行接管”,这个欧洲国家此时跳入这场纷争之中。 10月19日,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卡雷曼斯接受采访时对外透露,他预计将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与中方官员会面,试图就安世半导体的问题找个说法。 表面上看起来是想“谈谈”,但细看下来,荷兰的态度可没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在打太极。而现在卡雷曼斯说要跟中方见面,看起来像是要“缓和气氛”。 但仔细分析,他在采访中始终没有对“强行接管”这一动作作出明确解释,反而不断强调“国家安全不能妥协”,这其实就是一种姿态上的狡辩。 既想稳住中方态度,又不愿意松口承认自己做得不太地道。实际上,荷兰这次在中美博弈中突然下场,并非完全偶然。 今年以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施压盟友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限制,尤其是在高端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等方面,动用了各种行政和外交手段。 荷兰作为阿斯麦的老家,在光刻机出口上早就被美国盯上了。华盛顿不止一次向海牙政府提出“希望配合”的要求,而安世半导体这个中资背景浓厚的企业,自然也被列入了“关注名单”。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荷兰对安世半导体出手,更像是给美方的一个“交代”。但问题是,荷兰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小国,长期以开放和稳定著称,现在这种“表态式”干预。 难免会让人怀疑它在自主决策上的独立性。尤其是对中方来说,原本是依法依规收购的企业,突然遭遇“被干预”,这对任何国家的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不确定性。 更有意思的是,卡雷曼斯提到“几天内会面”,这句话也耐人寻味。如果真有诚意解决问题,早就可以通过外交渠道沟通,现在突然在节目中抛出这个消息,多少有点“做样子”的意味。 毕竟,这档节目是在荷兰国内播出的,面对的是荷兰选民,说这番话既可以表现得“我在做事”,又不至于在中方面前彻底撕破脸。 不过,必须承认,荷兰在这场风波中的处境也并不轻松。一方面要维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另一方面又不能彻底得罪中国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且安世半导体在全球供应链中有一定地位。 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这让荷兰政府在操作上必须非常小心,既要做出姿态,又不能真的把事情做绝。 而站在中国企业的角度,近年来在海外市场频繁遇到“横插一脚”的情况,从收购被否到资产冻结,甚至正常合作被搅黄,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这也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进程,特别是在芯片、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方面,反而激发了更多企业“走出去”的决心和底气。 所以说,荷兰这次对安世半导体的操作,看似是一个单独事件,实则是当前国际局势的缩影。卡雷曼斯的这番表态,也许只是荷兰在多方压力下的一次“模糊回应”。 但最终怎么收场,还得看中方的态度和后续的实质性动作。而对于外界来说,这场看似“技术问题”的博弈,早就不只是芯片那么简单了。   参考资料:想和中方谈谈,但荷兰还在狡辩:不是美国让干的 2025-10-18 18:29·观察者网

0 阅读:54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