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台湾统一要征求2300万岛民的意愿?无知网红靠哗众取宠,是不是光凭一张嘴,就可以让火车跑到天上去? 但是,14亿中国人民的心声你顾忌过吗?网民怒斥郑丽文:亏你还姓郑,当年你祖上郑成功率军进攻台湾,征求荷兰殖民者的意见了吗? 康熙收复台湾之前,的确曾征求台湾人的意见。康熙元年(1662年)5月,康熙派员到厦门与郑经谈判。但郑经采取敷衍态度,表面归顺,交出明朝敇命及玉印,却提出要求仿照高丽、流球为例,行藩国之礼,“不剃发,不登岸”,否则宁死不降。 本属中国的台湾建立藩属国,康熙当然不会同意台湾改姓。招抚不成,清军才大动干戈,施琅率军一举收复台湾。 到了清末,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台湾,李鸿章签订卖国条约,征求台湾的意见了吗?岛民奋起抵抗虽然表达了意见,可是,屠刀之下你有话语权吗? 如果任由披着迷彩衣的台独分子嘚瑟,总有一天,台湾就会变成帝国主义铁蹄踏进中国国门的桥头堡,也将成为瓜分吞并中国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败逃台湾时,没有也不可能征求台湾当地人意见。因为这是自家的后院。 台湾作为一个地方割据政权,一日不归,孤悬海外,早晚都是帝国主义分子的囊中之物。 所以,中国解放台湾势不可挡!无论所谓的“台湾2300万人”同不同意,都必须由全体14亿中国人民说了算 说“统一要问台湾2300万人”,本质上就是把一个中国原则下的内政问题,包装成所谓“民意选择”的伪命题,这种说法连基本的历史常识都站不住脚。就像家里孩子闹脾气要把客厅割出去给外人用,难道做父母的还要先问孩子“同不同意”?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从1684年康熙设台湾府归福建省管辖,到1885年正式建省,再到1945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湾,每一步都写着“中国领土”四个大字,哪来的“单独民意”可以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 郑丽文提“征求意愿”时,恐怕忘了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岛内多家民调机构的数据——超过65%的台湾民众认同“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支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比例较五年前提升了12个百分点。这些真实民意,怎么不见她拿出来说?反而盯着少数“台独”分子的杂音大做文章,说到底还是为了博流量、抢话题,把政治议题当成了网红直播间里的“噱头”。这种把国家利益当儿戏的操作,难怪会被网友怼到哑口无言。 再往深了说,“征求台湾意愿”的论调,其实是在给“台独”分裂势力递刀子。去年美国众议院议长窜台时,岛内“台独”分子跳得最高,可他们没敢提的是,当时大陆海警船在台湾海峡常态化巡航,东部战区的战机直接穿越所谓“海峡中线”——这些行动不是在“征求意见”,而是在捍卫国家主权的底线。就像邻居家的小偷总惦记你家阳台,你难道还要问小偷“我装防盗窗你同意吗”?主权问题从来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是从康熙收复台湾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府一以贯之的立场。 还有人拿“民主”“民意”当挡箭牌,可他们忘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会允许地方政府用“民意”来分裂国家。英国当年处理苏格兰独立公投,前提是明确苏格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而且公投结果最终还要经英国议会批准;西班牙面对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直接用法律手段强硬制止。这些例子摆在眼前,怎么到了中国台湾问题上,就有人双标地要求“征求台湾意愿”?说白了,不是不懂国际法,而是故意装糊涂,想把水搅浑,为“台独”分裂争取时间。 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1895年甲午战败时的样子,2023年中国GDP突破126万亿元,军费开支合理增长但始终用于防御,海军舰艇总吨位稳居世界第二——这些实力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守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底气。去年大陆推出的“台胞居住证”,让台湾同胞在大陆能享受医保、社保、购房等3项权利和12项便利,已有超过200万台湾同胞申领;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稳定运行五年,解决了金门民众的饮水难题。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台独”分子喊的空洞口号管用多了,也让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看清,只有统一,台湾才有未来。 别再拿“2300万意愿”说事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写进联合国宪章和无数国际条约的铁律。14亿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比台湾海峡的海水还要深,比阿里山还要坚定。不管是“台独”分子的跳梁小丑,还是境外势力的指手画脚,都挡不住中国统一的历史大势。这一天,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逝世,他的妻子曹秀清电告蒋经国,希望蒋经国能够允许
【4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