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方稀土管制,特朗普与澳签协议:一年后我们稀土多到用不完 中国最近推出的稀

红雯看国际 2025-10-21 18:43:08

破解中方稀土管制,特朗普与澳签协议:一年后我们稀土多到用不完

中国最近推出的稀土出口管制举措,让美国高层着实“如坐针毡”。

2025年10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宫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一番“亲切会谈”后,双方立马签下新的稀土合作协议,声称一年后“我们稀土多到用不完”。这话听起来气势很足,但背后的隐忧和变数却没少。

这次协议并非“小打小闹”,不光是美澳各自投了10亿美元,白宫还喊出了30亿美元的大目标。说白了,就是要用真金白银把中方的稀土壁垒给“撬开”。

美军直接盯上了澳大利亚的镓精炼厂项目,镓这种金属,在导弹、雷达、芯片这些高科技领域可是核心材料。美国人算盘打得很精,想靠澳大利亚的矿山和自己技术,把稀土供应链搬回家,甩开对中国的依赖。

其实这番操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被中国的稀土管制逼出来的。

中国9月稀土出口一口气下滑了30%,美国这下可坐不住了。这协议看起来气势汹汹,像是西方“去风险化”战略的一次硬核落地,想给全球稀土市场来个大洗牌。

特朗普嘴上说得轻松:“一年后稀土多到用不完。”但实际操作起来,哪有那么简单。稀土这个行业的核心难点,不是在矿山里挖矿,而在后面那几道精炼、分离、加工的复杂工序。

这些技术门槛高到让人头大。中国花了几十年,才把稀土产业链做到全球最全、成本最低。美国、澳大利亚想一年就追上,简直是痴人说梦。

全球90%的稀土精炼能力都在中国手里,中国还掌握着70%的稀土相关专利。这可不是随便砸点钱、挖点矿石就能解决的事。

中国的产业链不仅技术成熟,环保成本也压得很低。澳大利亚矿山倒是能多挖点,但是没了成熟的精炼厂,矿石只能堆仓库,根本变不成手机、导弹里用得上的高端材料。

特朗普的豪言壮语,很可能一年后会变成现实的尴尬——矿石多了没地儿用,最后还得求着别人帮忙加工。

其实中国业内不少专家早都看穿了西方的套路。稀土不是石油,挖出来就能直接卖。技术、环保、成本层层叠加,才撑起了中方多年积累下来的优势。美国这次看似来势汹汹,其实走的还是“老路子”,喊口号容易,干实事难。

美国早就不是第一次想搞稀土自主化。奥巴马当年也信誓旦旦要“去中国化”,结果2015年Molycorp这家美国最大稀土企业直接破产。

高成本、技术跟不上,最后投资人、政府都赔了个底朝天。这次美澳协议也许会走得更远,但历史的教训就在那,独立供应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当然,美澳如果真能咬牙坚持,拉上日本、欧盟组个“稀土朋友圈”,将来对中国肯定有压力。但这也倒逼中国往高端材料、核心技术上更进一步。

每当压力到来,中国总能把危机变成升级的动力。现在中国稀土行业已经不是简单的资源出口,而是在材料研发、绿色工艺、专利创新上不断加码。西方如果以为靠几个协议就能取而代之,这显然低估了中国几十年来的积累。

眼下来看,美澳协议更像是一场地缘政治的“秀肌肉”,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效果。

中国还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稀土是卡脖子的关键资源,这场较量刚刚进入新阶段,各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稀土博弈,跑的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美澳想靠一纸协议翻盘,难度远比表面上大得多。真正能笑到最后的,始终是那些有耐心、懂创新、能沉下心搞技术的国家。

参考资料:澳总理向美推销关键矿产,外媒:澳本土加工能力相对薄弱,需借中国大型精炼厂加工 2025-10-21 07:27·中国青年网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