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宣布! 炸了!炸了!就在刚刚,美澳两国大手一挥,签下一纸“关键矿产协议”,澳大利亚矿企股价瞬间飙涨,资本市场一片沸腾!可热闹背后,藏着多少虚火?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稀土独立运动”,到底是一场翻身仗,还是一场空心戏? 协议是真签了。10月20号在华盛顿,特朗普和阿尔巴尼斯一起官宣的,说要搞85亿美元的项目。 股市立马就疯了。Arafura稀土的股价一下子涨了29%,相关矿业板块集体“起飞”,资本市场的反应像极了见到救命稻草。满眼看到的都是赚钱的路子。 特朗普说得更牛,说一年后稀土多得用不完。这话听着带劲,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澳大利亚确实有矿,全球第四大稀土储量,这是真的。但有矿不代表能做成产品,差得远着呢。 就说它最牛的莱纳斯公司,现在还得把矿石运到马来西亚去提炼。而且总因为环保问题停产,自己国家连个像样子的加工厂都没有。 稀土提炼可不是挖石头那么简单。得经过上百次化学提取,纯度还得达到99.99%。这技术,全球80%以上都在东大手里。 美澳各投10亿美元,听着不少,可对整条产业链来说,这点钱根本不够看。建个正经的冶炼厂,这点钱连零头都不够花。 还有更坑的,产业链断档。就算把矿石挖出来了,没有中下游的加工环节,还得找别人代工。这哪叫“供应链安全”,就是换了个地方依赖别人。 美国的小算盘也很明显。22亿美元的融资,大部分都流回美国本土了。澳大利亚顶多就是个“原料仓库”,技术和利润全被美国攥着。 环保这关更难过去。稀土加工会产生带辐射的废水,澳大利亚本地人根本不接受。光走环评流程,半年都走不完,还谈什么开工生产? 之前有个例子,澳大利亚2023年就想在西澳建个稀土加工厂,结果当地居民天天抗议,环保组织也盯着不放,到现在快两年了,工地还没正式动工。 特朗普嘴硬说“半年就能建成产业链”,行业里的人早都笑了。没有十年时间、上百亿的投入,想建完整的产业链,就是白日做梦。 东大花了三十年才搞出全链条的优势,哪是靠喊几句政治口号就能复制的?技术、成本、环保治理,每一样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这场协议,更像一场政治表演。美国赚了名气,澳大利亚赚了短期的股价,可产业没根基的本质一点没变。 虚火总有烧完的时候。等资本市场冷静下来,大家就会看明白:没有实实在在的产业基础,再热闹的合作,最后都是一场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卢比奥:美国彻底衰落的代表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最新言论:本周五中美将开始新一轮贸易谈判,中国手上的筹码
【30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