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年产450亿立方米天然气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被乌克兰无人机命中,已经连续大爆炸,燃起大火,天然气处理厂大火照亮了半个夜空! 被无人机击中的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是俄罗斯能源巨头俄气公司旗下的核心设施,一年能处理450亿立方米天然气,还能加工620万吨天然气冷凝水,在全球都是数得着的大处理厂,相当于好些国家一整年的天然气用量总和。 更关键的是它还管着“中间商”的活儿,哈萨克斯坦卡拉恰甘纳克油田每年80-9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都得靠它加工,相当于哈国天然气出口的重要“中转站”,这下一炸,俄罗斯直接暂停接收哈国天然气,等于连周边盟友的能源生意都给搅黄了。 对俄罗斯来说,这绝非简单的设施损坏,而是往本就吃紧的财政上捅了刀子。2024年俄联邦预算里,油气收入还占着30.3%的份额,足足11.131万亿卢布,虽说比前些年的41%降了些,但仍是实打实的“钱袋子”。 奥伦堡厂这一停摆,每天损失的天然气处理量就得1.2亿立方米,按国际市场价算一天少赚好几千万美元,要是修复得花上月儿半载,这笔账算下来足以让俄财政部头疼。 要知道2024年俄原油出口量已经降了15%,石油均价也没达标,全靠卢布贬值才勉强稳住能源收入,现在核心处理厂被炸,等于在摇摇欲坠的收入盘子上又踹了一脚。 民生层面的连锁反应来得更快,这已经不是乌军第一次用这招了。从今年夏天开始,无人机就盯着俄能源设施“下狠手”,炼油厂、输油码头挨炸后,俄罗斯境内汽油价格直接暴涨,有些地方甚至搞起了“限油令”,堂堂石油大国居然要从海外进口汽油救急。 奥伦堡厂负责的可是国内天然气供应的关键环节,寒冬里居民供暖、工业用气全指着它,现在厂子停摆,部分区域已经出现供气压力下降,要是修复不及时,接下来恐怕不止是涨价,搞不好还得面临“停气预警”,这波“温暖”真是让普通民众实打实感受到了寒意。 之前别尔哥罗德州的能源设施遭袭,直接导致9000多用户断电,相比之下,奥伦堡厂的影响范围只会更广。 前线战斗力的削弱更是立竿见影。俄军的装备运转、后勤补给全靠能源收入“输血”,虽然非油气收入占比在涨,但30%的油气收入缺口可不是轻易能补上的。 之前萨拉托夫炼油厂遭无人机袭击后,前线装甲车的燃油供应就出现过延迟,这次奥伦堡厂被炸,等于掐断了部分“战争资金”的源头,弹药采购、装备维修都得跟着缩水。 更讽刺的是,俄军明明知道乌军爱盯着能源设施打,却始终没找到破解之法,就像新罗西斯克港遭袭时那样,北约卫星锁定目标、电子战部队干扰防空,潜伏特工引导袭击,这套组合拳打了18个月,俄军的防御网还是像筛子一样漏风。 就说这次奥伦堡袭击前,克里米亚的费奥多西亚石油基地刚被无人机炸了五个油罐,俄军拦截了56架无人机还是没拦住起火,防御效率着实让人不敢恭维。 更麻烦的是这事儿还搅黄了国际合作的盘子。俄罗斯正推进经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每年计划输气450亿立方米,刚跟哈国谈妥合作细节,现在负责接收哈国天然气的厂子炸了,不仅让哈国出口受阻,还得让中国这边怀疑俄能源设施的可靠性。 要知道中俄东线管道已经实现380亿立方米年输气量,奥伦堡厂出问题,等于给刚升温的能源合作浇了盆冷水。 之前克鲁泡特金石油泵站两次遭袭,里海管道的原油输送就受了影响,现在轮到更核心的天然气处理厂,周边国家怕是要重新考虑跟俄的能源绑定了。 说到底,乌军这波“送温暖”算是把“打七寸”玩明白了,专挑俄财政依赖、民生必需又防不住的目标下手。 俄能源设施遭袭的剧本演了一次又一次,从变电站到炼油厂再到天然气处理厂,俄军始终没拿出根治方案,照这节奏,接下来恐怕还得有更多“温暖”送到俄家门口。 毕竟在无人机面前,那些看似庞大的能源设施,其实脆得像纸糊的一样。
俄罗斯年产450亿立方米天然气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被乌克兰无人机命中,已经连续大爆
兰亭说事
2025-10-22 14:50:36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