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提问:“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击败中国?”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回答:“美国永远也无法打败中国。中国之所以不可战胜,是因为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文化。中国人有一种独特的民族特性,这种特性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未曾察觉,正是这一特性让他们坚韧不拔,始终屹立不倒!”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美国这些年对我们下的狠手,每一招都是往死里掐,芯片领域卡脖子,逼着ASML断供EUV光刻机;贸易战里加关税,10月刚又放话要对稀土加税;科技上搞脱钩,连学术交流都设卡。 结果却卡出了我们的科技腾飞,国力蓬勃发展,10月17日澎湃新闻报道,咱们自研的90GHz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把国产设备性能直接提升500%,采样率每秒2000亿次,能精准抓纳米芯片的瞬态信号。 这就是把美国堵死的路,硬生生再凿出一条来,要知道之前高端示波器全被国外垄断,带宽60GHz以上的设备想都别想,现在咱们不仅做出来了,还能支撑下一代通信、人工智能研发,靠的就是一股非凡的韧劲。 查普曼说这是种文化,是中国人刻在基因里“不服输”的精神,当年我们被卡脖子,就算靠算盘敲也要敲出两弹一星,现在的工程师们,不过是把老祖宗“啃硬骨头”的劲传了下来。 查普曼说中国“从未忘记自己的文化”,因为这文化能变成实实在在生产力的活水源泉。 10月1日中新网报道,国庆当天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的400吨底座成功安装,这玩意儿要承载6700吨的主机,目标是2030年用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这可是全球独一份的事。 而且就在当天,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调试,27000块定日镜跟着太阳转,上午伺候东塔下午伺候西塔,让阳光“两头不跑空”,这简直就是老祖宗“天人合一”、“物尽其用”的智慧在现代科技里的体现。 再看10月13日,合肥刚实现四通道单光子探测器量产,体积是国际同类产品的1/9,暗噪声降了90%,直接将量子通信的部署成本打了下来。 这些突破哪一个都是靠几代人的接力,就像修长城不是一天完工,搞核聚变也不是一代人能成。 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传承,正是中国文化最厉害的地方,美国那种急功近利、只看短期利益的思维,根本理解不了。 更有意思的是,查普曼说“这种特性连中国人自己都未必察觉”,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了,它不是喊口号的高调,是融入日常的自觉。 10月第一周,中美俩大国正好“开始暂停”:咱们是国庆假期自愿休整,举国欢腾;美国是联邦政府停摆被迫瘫痪,130多万美军拿不到工资。 可就算美国闹得鸡飞狗跳,咱们的平陆运河10月4日照样完成人字门吊装,AG600“鲲龙”飞机批产第三架机下线,首制万吨级纯电动海船成功下水。 这就是我们文化里的“大一统”和“稳”,不管外部怎么乱,自己的节奏不能乱,该搞建设搞建设,该攻技术攻技术。 对比之下,美国两党为了选票吵得不可开交,连政府都开不了门,哪有心思搞长期布局? 他们总以为靠技术封锁、贸易战就能拖垮中国,却忘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就是在各种挑战里熬过来的:洪水来了治水,外族来了抗争,饥荒来了育种,现在不过是换了个“芯片封锁”的新挑战,本质上还是老思路:不服输,能扛住,就能翻盘。 在我看来,美国真该好好琢磨查普曼的话,别总拿霸权那套当万能药。 10月以来他们一边喊着加税,一边又怕中国稀土管制卡脖子,私下找中方沟通,这就是典型的色厉内荏。 他们没搞懂,中国的“不可战胜”从来不是靠武力炫耀,而是靠文化滋养出的韧性:这种韧性让我们能在被封锁时沉下心搞研发,90GHz示波器从图纸到量产用了8年。 这种韧性让我们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核聚变装置集合了全国20多家科研单位的力量;这种韧性让我们能把传统智慧变成现代优势,光热储能电站的定日镜布局,还藏着古代天文历法的影子。 这些不是偶然,是文化基因的必然结果,查普曼作为学院教授,看问题比美国政客透彻多了,文明的较量从来不是靠一时的枪炮或技术优势,而是看谁的根扎得深,谁的传承远。 中国人过年要团圆,是“家国情怀”的底色;搞科研要突破,是“精益求精”的古训;遇困难不低头,是“自强不息”的家训,这些文化基因攒在一起,就成了查普曼说的“独特民族特性”。 美国想打败中国,本质上是想打败一种延续了五千年的文明,这可能吗? 所以这么看来,查普曼的话不是捧杀,美国要是还执迷不悟,继续搞遏制那套,最后只会发现:中国的文化根脉越扎越深,民族特性越来越强,而自己却在霸权的幻想中耗光了力气。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美国人急了,贸易代表当着全世界的面,几乎是摊牌了。他说,我们中国,已经拿到了全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