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五霸之一,后世对秦穆公的评价一样两极分化。既有人夸赞秦穆公雄才大略、任用贤才

浩然说文史 2025-10-22 22:57:11

作为五霸之一,后世对秦穆公的评价一样两极分化。既有人夸赞秦穆公雄才大略、任用贤才。也有人批评秦穆公以良臣殉葬,不顾秦国的未来。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人夸赞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在《左传》中,秦穆公有着正面形象。《左传》首先对秦穆公重用贤才的做法大加赞赏。秦穆公不仅任用了流落于市井的百里奚,还听从百里奚的建议重用蹇叔。秦国国政由此为之一变,国力日盛。不仅如此,因为自己的错误决断导致的兵败,他不仅没有责备孟明等人,还继续予以重用。因此,左丘明评价秦穆公是:“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并且用诗经中赞颂周宣王的“夙夜匪解,以事一人”的句子来盛赞秦穆公。除此之外,西汉的匡衡也认可秦穆公重用贤才、讲究信义。他夸赞秦穆公十分重视信义,因此名士大臣都愿意为他效死命。明代文人杨循吉更是直接说:“当时称贤君,固未有出缪公之右者。” 除此之外,秦穆公的文治武功同样得到了后人的赞许。秦孝公就不吝笔墨地向世人夸耀自己的先祖秦穆公的功绩:“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司马迁对此也深表认可,并在《史记》中盛赞秦穆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应当说,秦穆公在位三十多年,将秦国领土拓展千里,这一功绩是后人所敬仰的。 当然,后人对秦穆公也并不是全面肯定。秦穆公晚年不听百里奚的建议导致兵败,以及最终让秦国贤士殉葬这两件事成了大家诟病的焦点。左丘明就认为,秦穆公让子車氏的三位贤才殉葬是葬送了秦国的良才,秦朝名将蒙恬更是直接批评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即使到了明朝,大才子杨慎也讥讽秦穆公不听从百里奚的建议以至于兵败。 秦穆公已经作古两千多年,但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依旧处于两极分化之中。归根到底,秦穆公依旧为秦国的强盛打下了坚实基础,至于身后名,也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 参考资料 《左传》、《史记》、《从引评秦穆公看其形象及其意义》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