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人民日报点名封杀!坑惨老百姓的他,现今下场大快人心 —— 热搜爆了,标题只有八个字:“彻底凉凉,依法重罚”。点进去一看,那位曾经口若悬河、站在聚光灯下收割粉丝钱包的“顶流大师”张某,账号被封得连灰都不剩,公司被立案调查,名下别墅、豪车全被贴上封条。网友拍手叫好:“早该如此!”“坑老百姓的钱,终于反噬了!” 把时间倒回三年前,张某可是另一番风光。短视频里,他西装笔挺、金句频出:“跟着我,月入十万不是梦!”“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会投资自己!”听起来像鸡汤,喝下去却是毒药。他卖的“财富成长课”标价2999元,号称21天教会你“躺赚”,结果学员进群一看,全是录播视频,内容网上一搜一大把。更离谱的是,他推出的“百倍回报基金”,承诺年化收益100%,无数人掏空积蓄往里冲,最后等来的却是“投资有风险,盈亏自负”的冰冷公告。 那时候,投诉信雪花一样飞进监管部门,可张某照样开直播,照样炫富,甚至在视频里放话:“告我的人越多,我越红!”一副你能奈我何的嘴脸。直到今年,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割韭菜”式敛财当休矣》,直接点名张某“无底线、无良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同步出手,一场“封杀风暴”骤然降临——账号封禁、公司查封、资金冻结,连他用来洗钱的MCN机构也被连锅端。 据通报,张某三年内非法吸储超过18亿元,受害者遍布全国,大多是打工族、宝妈、退休老人。有人把治病钱投进去,有人借网贷跟他“投资”,最后血本无归。一位山东的大姐在采访里哽咽:“我信他,是因为他说自己从农村出来,懂穷人的苦,结果把我半辈子积蓄骗光了。” 张某的下场,用网友的话说就是“大快人心”。但光拍手还不够,更值得琢磨的是:这样的人为什么能火?说到底,是利用了人们对“快速逆袭”的渴望。工资涨得慢,房价涨得快,普通人想翻身,一着急就容易掉进“速成陷阱”。张某只是其中一个代表,背后还有无数“小号”在换马甲、换平台,继续割韭菜。 批判的板子,不能全打在骗子身上。平台算法“唯流量论”,只要话题够炸、粉丝够多,就疯狂推送;一些金融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资金量大,就睁一只眼放行;甚至个别自媒体大V,为了分一杯羹,帮着摇旗呐喊,充当“帮凶”。一条灰色产业链,环环相扣,才养出了张某这样的“巨鳄”。 好在这回,国家是真动了真格。不仅封杀了张某,还顺藤摸瓜,揪出一批“假导师”“假基金”,光是第三季度,全国就查处了2300多起非法吸储案件,罚没金额超过百亿元。人民日报也发文提醒:“凡是承诺高收益、零风险的,都是骗局。”一句话,给所有想走捷径的人敲了警钟。 当然,清理一个张某容易,清理“张某思维”难。要想不被割,就得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想翻身,靠的不是“财富大师”,靠的是自己的脑子、双手和脚踏实地。与其幻想一夜暴富,不如学点真本事,哪怕慢一点,至少睡得踏实。 张某的别墅被封那天,围观的群众里有人喊了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话,送给所有还在做“速成梦”的人。也送给那些正准备换马甲、继续割韭菜的“大师”们——国家出手,不是说说而已;坑老百姓的钱,终究要吐出来,还要付利息,这利息,就是自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国家出手,人民日报点名封杀!坑惨老百姓的他,现今下场大快人心 —— 热搜爆了,标
可爱卡梅伦
2025-10-23 06:55:09
0
阅读:81
用户10xxx28
骗子多傻子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