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骗走老人522万!雇30个托演大戏,骗子这话太缺德 上海有个七旬老人,迷上域名投资想赚大钱,结果被人坑得底朝天,7年扔进去522万,最后才发现全是骗局,连“客户”都是人家雇的托。 这老人姓张,平时就喜欢古玩这类稀罕物,前些年听人说注册互联网域名再卖掉能赚钱,就联系上曾在互联网公司干活的沈某某,想一起干番事业。 从2017年开始,张先生跟着沈某某注册了几百个域名,没多久就有“客户”找上门,说想买这些域名。可奇怪的是,三十多个“客户”没一个愿当面签合同,更没给过定金。 即便这样,沈某某还天天给张先生画饼,发些域名买卖火热的信息,说“再投点钱就能促成交易”。张先生一门心思想赚钱,陆续掏了522万,一分进账都没有。 直到2024年9月,张先生跟儿子说起这事,儿子一听就觉得不对劲,赶紧拉着他去报警,这场演了7年的骗局才彻底露馅,沈某某被抓后也没狡辩,直接认了罪。 更气人的是,沈某某被抓后居然说:“反正他一样被人骗,还不如我来骗他。”这话听着就扎心,合着他坑老人还坑出理了,一点悔意都没有。 调查后发现,那些所谓的“客户”全是沈某某花了钱雇的托,连注册域名的证书都是他在网上买的假证、假章,从头到尾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更离谱的是,沈某某2019年就因诈骗罪被判了三年,还缓刑四年,这次骗老人的时候,正处于缓刑考验期,属于明知故犯的再犯,真是一点教训都没吸取。 最后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了沈某某十二年有期徒刑,还罚了款。这结果虽说解气,但老人那522万,好多怕是追不回来了,一辈子的积蓄差点打水漂。 其实这种骗老人的套路很常见,都是先抓住老人想赚钱、怕落后的心理,再用“托”演双簧、画大饼,一步步让老人掏钱。之前还有人用“养老投资”“古董拍卖”骗老人,手法都差不多。 想避免踩坑也简单,家里有老人的,得常跟他们念叨:凡是要大额投钱的,先跟子女商量;不见面、不签正规合同的“生意”,全是坑;遇到拿不准的,直接去派出所问民警。 老人攒点钱不容易,别让骗子钻了空子。说到底,不管是啥投资,只要听着“稳赚不赔”,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天上掉馅饼的事,从来就没靠谱过。 你身边有没有老人遇到过类似的骗局?或者你知道哪些防骗小技巧?评论区说说,咱互相提个醒,别让骗子再坑到家里的老人!
7年骗走老人522万!雇30个托演大戏,骗子这话太缺德 上海有个七旬老人,迷
秦绪作文
2025-10-23 17:14:44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