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彻底火了,不仅香港,连人民日报都点赞!10月18日报道,74岁香港老人长途跋涉两百多天,居然是为了重走长征路! 郑镇炎和长征的缘分,要追溯到1972年他上大学的时候。 他在图书馆翻到一本《红星照耀中国》,书里讲红军长征的艰难和延安时期的生活,让他很震撼。 他回忆说:“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一群人,为了理想能付出那么多,爬雪山、过草地、顶着枪林弹雨,真的太不容易了。” 这件事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 退休以后,看着祖国一点点发展、变化,他越来越想亲自去走一走这条路,看看这些地方和当年红军经过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他下定决心:“我得用自己的双脚走一遍长征路,把这些历史和现在都走一遍,看一看真实的风景。” 退休前,他干过新闻、教过书,也闯过商海。 退休后依然活跃,三十多次参加马拉松,徒步过美洲的长途山径,70岁时还登上非洲乞力马扎罗峰。 多年的户外经历,为这次漫长徒步积累了底气。 2024年10月17日,恰逢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郑镇炎背着一面写着“香港大爷重走长征路”的红旗,从江西于都正式出发。 行囊里不多,只有一本党史书、一台相机、几本日记和简单的换洗衣物。 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傍晚才找民宿落脚,平均每天要走25公里,八九个小时一整天都在路上。 路比他想象中难走得多。在四川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时,他走几步就喘得厉害,胸口像压着石头,可一想到当年红军穿草鞋过雪山的样子,他咬牙坚持往上爬。 但沿途也充满温暖。 藏区的藏族群众看他年纪大,主动当向导,还端来酥油茶帮他抗高原反应。 江西祁禄山镇的民宿老板得知他的来意,把房费从328元降到120元,吃饭也打七折。 路上的交警、遛弯的村民,都会停下来给他指路、递水。 这些点滴温暖,他都会记在日记里。 即便每天走到筋疲力尽,深夜还伏案写下几千字。 行到宁夏固原时,他了解到当地二中三十年坚持组织学生徒步祭扫烈士陵园,于是和老同学各捐5000元,帮学校的困难学生。 途中,他的身影被网友拍下发到抖音,很快火了。 腊子口战役遗址的敬礼视频,点赞超百万。 有人评论:“这才是真正值得追的星!”还有人说:“74岁还在为信念赶路,太敬佩。” 《人民日报》也转发了他的故事,评论里写:“一段征程,两种时空,同样的精神传承。” 近日,郑镇炎终于抵达终点吴起镇。 站在纪念园里,他翻看相机里的照片,有泸定桥的铁索、有草地的野花,还有沿途陌生人的笑脸。 回到香港后,他办了“我的长征路”摄影展,礼堂里坐满观众。 现在的郑镇炎还忙着筹备“薪火相传长征行”活动,希望更多港澳青年踏上这条路。 他常对年轻人说:“我希望年轻一代,有机会走一走红军的长征路,哪怕是一小段也好,体验一下红军当年过雪山、草地,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红色基因!” 就像他日记里写的那样:山高路远,但脚步总能到达,岁月流逝,但精神永远年轻。 这位74岁的老人,用一场跨越山河的徒步,把长征精神刻进了自己的人生,也刻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人民日报
港媒爆料,太子集团的陈志在香港洗钱长达九年,他先是用空壳公司和“白手套”豪掷10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