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绑架下的商业劫掠: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的双重劣迹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向全

一起聊聊全球事 2025-10-23 19:45:05

政治绑架下的商业劫掠: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的双重劣迹

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向全球客户散布中国工厂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的虚假言论,这场由荷兰政府一手挑起的半导体产业闹剧,已然撕下了其标榜的"契约精神"与"市场公平"的虚伪面纱。从粗暴冻结资产、剥夺中资控制权,到纵容恶意诋毁、破坏全球供应链,荷兰的一系列操作,既是对商业伦理的公然践踏,更是地缘政治裹挟下的霸权附庸丑态。

荷兰的劣迹首先是突破底线的强盗式夺权。作为中资深耕九年的成果,安世半导体从被剥离的非核心资产,成长为毛利率37%、零负债的优质企业,每年为荷兰贡献1.3亿欧元税收,堪称跨国并购的成功典范。但荷兰政府却在2025年9月30日突然变脸,以莫须有的"供应链安全"为由,援引《物资供应法》冻结安世全球30家实体的资产与知识产权,甚至要求暂停中方委派的CEO职务。更令人震惊的是,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在未庭审的情况下,便仓促裁定将中资持有的绝大部分股份托管给第三方,直接剥夺了中方的股东治理权与投票权。这种"三天夺权"的粗暴行径,连欧洲媒体都直言"几乎没有先例",其真实动机在时间线上暴露无遗——行动距美国"穿透性规则"出台仅隔一天,分明是配合美方科技围堵的刻意之举。

更显卑劣的是违背事实的商业诋毁与供应链破坏。荷兰管理层一边散布中国产产品"合规性存疑"的不实信息,一边直接禁止客户采购中国工厂芯片,全然无视基本事实:安世东莞工厂承担着全球70%的封装测试产能,其生产的车载芯片不仅符合中国法律法规,更通过欧盟RoHS、REACH等多重国际标准认证,长期获得市场高度认可。这种诋毁绝非偶然,而是荷兰试图以舆论施压逼迫客户切割与中国实体合作的阴谋。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后果——安世芯片占据欧洲车企35%的需求份额,宝马、大众等巨头的库存仅能维持数周,奥迪已减产15%,大众更是预警11月可能停产,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不得不紧急呼吁"快速解决供应危机"。

荷兰的双重标准更凸显其行为的虚伪本质。一方面,荷兰企业在华攫取巨额利益,ASML 2023年在华营收占比达23%,安世中国的产能为荷兰总部提供核心支撑;另一方面,荷兰却在半导体领域对中资实施系统性打压,2023年跟风限制EUV光刻机对华出口,导致ASML每年损失超10亿欧元,如今又故技重施强夺安世控制权。这种"赚中国钱、砸中国饭碗"的操作,在中方反制面前迅速显现恶果:稀土出口管制封死了ASML的原料供应链,半导体设备反倾销调查令其股价下跌5.2%,市值蒸发80亿欧元,荷兰经济大臣不得不主动寻求对话。

从荷兰政府前后矛盾的表态,到法院裁决中对中资权利的无视,这场闹剧早已清晰:荷兰不过是美国科技霸权的"马前卒",为迎合盟友不惜牺牲自身营商环境与国际信誉。但时代早已不同,安世中国不仅严正驳斥不实言论,更保障在华生产经营有序推进,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企业的责任与实力。荷兰的劫掠行径或许能得逞一时,却终究挡不住市场规律的反噬——当政治绑架技术、霸权凌驾规则,最终只会让自己沦为全球产业链的"破坏者",吞下信誉尽失的苦果。

安世中国发致客户信安世中国驳斥荷兰安世不实言论

0 阅读:5

猜你喜欢

一起聊聊全球事

一起聊聊全球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