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国际威望非常高!但是你会发现,各国领袖去美国,是想得到尊重;到中国,却是想拿钱。他们内心里对美国是怕,对中国是贪,可就是不怕中国。你们不奇怪吗?不论大国小国,几乎都这样。 先说说美国那套“尊重”的真面目。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态度,与其说是尊重,不如说是被霸权逻辑逼出来的无奈。美国习惯了用实力压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做派早就刻进骨子里。 就像最近美欧联手对俄罗斯搞的第19轮制裁,直接把俄罗斯两大石油企业拉进黑名单,连液化天然气都不让进欧洲市场,加密货币平台都要一并封杀。这种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的玩法,谁不怕?毕竟没几个国家能扛得住这种经济打击。 再看看所谓的“美国优先”,从施压北约盟友涨军费,到跟全世界打贸易战,甚至想强购格陵兰岛、控制巴拿马运河,哪一点带了尊重的影子?各国领导人去美国,表面上客客气气,实则是不得不应付这个喜欢用实力说话的主儿。 这种基于畏惧的顺从,跟发自内心的尊重压根不是一回事。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早就显示,美国的全球好感度已经跌到2017年以来的最低,只有35%的中位数支持率,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再看中国这边被误解的“拿钱”。这根本不是单方面的施舍,而是实打实的互利共赢。中国从来没把合作当成交易,而是把自己的发展机遇分享给世界。 就说共建“一带一路”,穿梭亚欧的中欧班列已经开了超过11万列,货值超4200亿美元,能让智利的车厘子15天就从果园摆上北京超市货架,价格还便宜三成。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从小码头变成能停10万吨大船的深水港,周边还建了自贸区,当地工人不用再背井离乡找工作。 老挝的学生坐着中老铁路动车上学,老挝青年还成了列车员,能用中文跟游客交流。这些哪里是“拿钱”?分明是中国帮着建基础设施、打通贸易通道,让大家一起赚钱。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更不是简单给钱。在莱索托推广的“10平方米菌草菇栽培模式”,让当地农户实实在在增收;给布基纳法索输出杂交水稻技术,直接让这个国家实现了大米“零进口”;援建的坦桑尼亚宽带项目,把当地互联网资费降低了75%。 还有抗疟援助,用青蒿素惠及了撒哈拉以南非洲2.4亿人。这些技术和项目带来的长远收益,比单纯给钱有价值多了。各国领导人来中国谈合作,看中的是这种能落地、能见效的共赢机会,是中国靠谱的伙伴姿态,而不是什么“拿钱”的便宜。 至于说“不怕中国”,这恰恰是中国外交最可贵的地方。中国从来不用武力威慑或者经济胁迫那套,始终坚守平等互利的原则。塞尔维亚的研究员就说,遇到分歧时中国总是保持理性冷静,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埃及的外交专家也提到,中国处理国际问题时务实耐心,从来不会强人所难。这种不搞霸权的相处方式,换来的是真心实意的信任,而不是表面的畏惧。皮尤调查里,高收入国家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已经涨到32%,创了6年来的新高,这就是国际社会用脚投票的结果。 关键在于,中国的国际威望不是靠吓唬人得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担当攒下的。全球经济增长里,中国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当之无愧的动力源。应对气候变化、抗击公共卫生危机,中国从来都是冲在前面;斡旋地区冲突、助力经济复苏,也总能看到中国的身影。 反观美国,动辄“退群”毁约,在巴以冲突里偏袒一方,在乌克兰危机中火上浇油,把国际秩序搅得一团乱。两相对比,谁更值得信赖,答案不言而喻。 卢旺达的经济分析师说得好,稳定的中美关系对世界很重要,但中国推动的合作能真正激发全球热情。各国对美国的“怕”,是怕被制裁、被打压;对中国的“亲近”,是信得过中国的合作诚意,想搭上共同发展的快车。 这种基于信任的合作,比基于畏惧的顺从要牢固得多,也更符合国际社会的真实需求。 所以说,那种“怕美国、贪中国”的看法,根本没看懂国际关系的本质。美国的所谓“尊重”是霸权的副产品,中国的合作共赢才是人心所向。 中国的国际威望,恰恰体现在这种不搞胁迫、平等相待的相处之道里,这种靠担当和诚意换来的认可,远比靠实力逼出来的畏惧更有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