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开心得太早! 在我们都在笑话荷兰抢安世抢了个寂寞的时候,没想到昨晚商务部部长就出马与荷兰通话了,可见我们对荷兰这般蓄意的操作不能掉以轻心。 好多人觉得荷兰这波操作特滑稽,费老大劲“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结果中国反手就出了两道禁令:一边不让安世中国的工厂出口零件,一边管制稀土出口,等于把这家公司的“手脚”全捆住了。 安世并不是普通小公司。全球每 4 辆车,就有 1 辆用它的车规芯片;新能源车的电源管理、IGBT 模块,它占了 23% 的市场。简单说,大众、宝马、特斯拉欧洲工厂要开工,离了安世的芯片就玩不转。 更关键的是,安世最核心的活儿 — 封装测试,72% 都在东莞黄江镇那两座工厂里干。每天 1.2 亿颗芯片从这儿出来,42 条生产线连轴转,四千多工人盯着机器,连用的设备、材料,九成都是咱们自己产的。 荷兰当初通过法院冻结安世股权,以为攥着股东名册就赢了,殊不知它抢的是个 “空架子”,真能让公司转起来的根基,全在咱们这。 荷兰这波操作,本身就透着邪乎。它用的《商品供应法》是 1950 年的老规矩,冷战时管国防物资的,60 多年没动过,偏偏今年 6 月拿出来对付安世,说人 “治理有问题”,又冻股权又换中国 CEO。 哪来这么大的胆?看美国的文件就懂了 — 只要荷兰配合卡安世的脖子,阿斯麦就能拿美国 12 亿美元补贴,专门扩建美国的光刻机工厂。 合着荷兰是拿欧洲企业的利益,换美国的好处,把自家法律变成美国遏制咱们的工具,这比直接禁售技术阴多了。 有意思的是欧洲内部先乱了。荷兰这边刚宣布 “接管成功”,德国经济部就急着给欧盟发抗议信,说安世一断供,德国汽车业每月得亏 43 亿欧元。大众、宝马的 6 家工厂都要减产,奥迪甚至要临时换比亚迪的芯片救急。 为啥德国这么慌?因为欧洲车企一半的钱都从中国市场赚的,大众去年在华卖的车占全球近一半。荷兰卡安世,等于断了德国车企的饭碗,这哪是帮美国,简直是坑自己人。 再看咱们的应对,可不是简单的 “反制”,10 月 4 日先卡安世中国工厂的出口,但没全禁,专掐最赚钱的汽车芯片 — 欧洲那边能拿到消费电子的芯片,却赚不到大头,等于捏住了安世的命门。 稀土这步也妙。安世造芯片得用镨钕合金,全球 90% 都从咱们这儿买。咱们没直接禁售,而是从 10 月起要出口企业要 “终端用户证明”,荷兰和美国一时找不着替代 — 缅甸的稀土只够全球 5% 用,提纯技术还不行。这招既没撕破脸,又让他们没辙,比硬刚聪明多了。 现在再想 “荷兰抢了个寂寞”,其实有点太乐观了。荷兰愿意当美国的棋子,是想在半导体产业链里站队,换美国给光刻机技术; 美国这么干,不只是卡咱们,还想把欧洲车企的供应链绑到自己身上 — 安世一断供,美国的英飞凌、德州仪器就能趁机抢市场。 商务部部长跟荷兰通话,其实是把话挑明了:别把欧洲的产业利益,变成美国搞地缘政治的牺牲品;也告诉全世界,咱们的半导体产业链早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产能、技术、材料、数据都扎稳了根。 那些觉得 “滑稽” 的笑声,可能会盖过真正的风险。荷兰这事儿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美国还会用更多阴招,拉着盟友一起折腾。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得继续稳住阵脚,一步一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