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卢克文谈起王自如坐绿皮火车的事。他说王自如的大部分债务,是2016年和投资方签对赌协议造成的。曾经2019年,也有人想给他投资,签一份对赌协议,他庆幸自己没有去签。 曾经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好像有些大佬就是因为跟别人签了对赌协议,把自己的公司搞衰败的。最典型的就是俏江南张兰和王健林的万达。 ①、根据公开资料,张兰确实与鼎晖投资签署了对赌协议,并最终导致其失去了对俏江南的控制权。 ②、2016年,万达商业地产从港股退市,王健林引入投资者并签订对赌协议,承诺若万达不能在2018年8月底前在A股上市,就要回购全部股份,并支付高昂利息。然而,由于监管政策收紧等原因,万达的A股上市计划未能如期实现。2018年1月,为应对即将到期的对赌协议,王健林引进了腾讯、苏宁等四家战略投资者,签署了第二份对赌协议,新投资者要求如果万达在2023年10月前未能上市,就需要支付回购款。2021年,万达商管引入22家战略投资者,王健林再次签订对赌协议,承诺珠海万达商管2023年底前完成上市,否则需按8%年息回购380亿元股权 。但到了2023年,珠海万达商管四次冲击港交所均以失败告终,对赌协议再次触发 。(根据公开的网络资料整理)从此万达走向了卖卖卖的道路。 好悬啊,幸亏我没有钱,心脏也不够大,生活也不需要大起大落。 /内容 对赌协议这玩意儿,根本不是什么“资本助力”,分明是裹着糖衣的毒药。多少创业者抱着飞黄腾达的幻想签字,最后都被这纸协议逼得焦头烂额,甚至丢掉亲手打拼的江山。 张兰当年何等风光,俏江南开遍全国,连奥运会都能拿下餐饮服务资格。可就因为一份对赌协议,没能完成业绩承诺,硬生生被资本踢出局,从“餐饮女王”变成无家可归的创业者,这落差谁能承受? 王健林的经历更让人唏嘘,曾经喊出“一个亿小目标”的商界大佬,愣是被三轮对赌协议套牢。380亿元的回购款加8%年息,就算家底再厚也扛不住,只能不停变卖资产,从“买买买”变成“卖卖卖”,昔日万达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 卢克文的庆幸不是没道理,2019年那波投资热潮里,多少人被高估值冲昏头脑,签对赌协议时眼都不眨,最后要么低价转让股权,要么直接破产清算。他躲过的何止是债务,简直是一场灭顶之灾。 更讽刺的是,对赌协议里的“赌”,从来都不是公平博弈。资本拿着计算器算好了风险,创业者却凭着一腔热血赌未来,一旦市场风向变了,最先倒下的永远是扛着业绩压力的企业家。 王自如坐绿皮火车的落魄模样,不过是无数被对赌协议坑惨的创业者的缩影。他们曾经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却因为一步踏错,从云端跌入谷底,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普通人总觉得大佬们的失败离自己很远,可仔细想想,对赌协议背后的贪婪与盲目,其实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那些为了扩张借钱加码的小店主,为了升职铤而走险的打工人,本质上都是在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与其羡慕大佬们曾经的风光,不如庆幸自己守住了安稳。资本的游戏从来都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脚踏实地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