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忍耐已超极限,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被普京“摆了一道”   10月22日凌晨

地缘历史 2025-10-24 17:55:58

特朗普忍耐已超极限,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被普京 “摆了一道”   10月22日凌晨,基辅的夜空被火光点亮。俄罗斯发动了新一轮大规模空袭,导弹、无人机、滑翔炸弹接连砸向乌克兰的能源系统。   特朗普刚刚在前一天呼吁“就地停火”,而普京给出的回应,是弹道导弹。特朗普的停火倡议被当场撕碎,那一刻,他的愤怒已经压不住了。   这一次,特朗普没有再犹豫。他迅速宣布取消与普京在布达佩斯的峰会,理由很简单:“他不配。”但真正的原因,是他终于明白,普京根本没打算合作。   十月中旬,特朗普与普京通话时,后者曾口头表示“愿意推动和平”,并主动提出“可以见面谈谈”。   特朗普信了,也赌了一把,把本该保持的强硬姿态换成了一次外交试探。   美国财政部在当天傍晚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实施新制裁,连带冻结了30家子公司资产。   这两家企业掌握着俄罗斯一半以上的原油出口份额。特朗普这次没留情面,他知道,如果连能源命脉都打不痛俄罗斯,那这场游戏,美国就真的输了。   但与此同时,他又强调,这些制裁“可能是暂时的”。他话里话外的矛盾,反映出一种焦躁:他不愿彻底撕破脸,却又无法再忍下去。   10月23日,白宫进一步松绑对乌克兰的军援限制,首次允许乌军动用西方远程导弹打击俄境内目标。   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最具攻击性的决定。他过去曾极力避免让战争“溢出边界”,但现在,他不再在意红线。他对泽连斯基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转变。   10月17日他还拒绝提供“战斧”导弹,理由是“避免升级冲突”。   但在普京的导弹砸进基辅后,他不再提什么克制。他终于承认,这不是一场可以靠谈判解决的战争。   特朗普的愤怒,不只是因为空袭。他感觉自己被“玩了”。10月16日的那通电话,普京表现得相当合作,说愿意“认真听取美方建议”。   特朗普因此才会安排布达佩斯峰会,甚至对外释放善意,推动“30天停火”方案。   但就在特朗普团队准备文件时,俄方却通过非正式渠道回复:拒绝就地停火,要求乌军全面撤出顿巴斯地区。   特朗普认定,这一切都是普京在“试探他的底线”。   对特朗普来说,这种“被摆了一道”的感觉非常刺痛。他始终把自己视为谈判专家,相信能靠交易解决冲突。   但普京用行动证明,他从来没把特朗普当平等对手看待。更糟糕的是,特朗普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没有足够的牌可打了。   过去几个月,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已接近极限。   国会内部的分歧激烈,民主党不断指控特朗普“通俄”,共和党内部也有人质疑对乌援助的合法性。   而普京却一次次推进自己的节奏,不断用军事压力制造新的谈判筹码。   特朗普原本想通过“快速外交胜利”提升国内支持率,但现在,他反而被拖入了一个不断下沉的泥潭。   普京的每一步,都像是精心设计好的。他深知特朗普的脾气和底线,也看准了美国现在的“战略疲劳”。   当特朗普试图用“峰会外交”换一个短暂停火窗口时,普京却用导弹打破了幻想。   对普京而言,这是一场力量博弈,不是利益交换。他要的是地盘,不是协议。而特朗普显然太晚才看清楚这一点。   乌克兰方面也开始感受到美国态度的变化。10月19日,乌军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奥伦堡的天然气处理厂,直接导致哈萨克斯坦暂停对俄天然气输入。   这次行动显然得到了美方的默认,甚至可能是特朗普亲自批准的“间接回应”。   但这种回应,其实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宣泄。真正的问题是,这些打击能不能让普京收手?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俄方反应也并不慌乱。普京在10月23日表示,美国的新制裁“不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并称俄罗斯已对西方的压力“形成免疫”。   他甚至强调:“能源战,我们不会输。”这番话释放出的信号很清晰:他不怕美国制裁,更不打算在这个时间点妥协。   欧盟虽然也在同步加压,推出第19轮制裁方案,禁止俄液化天然气,但从过去的经验看,这种经济战的效果远远不如炸毁一座发电厂来得直接。   特朗普现在的处境,就像在玩一场已经失控的牌局。他想要的是一个体面的收场,但普京却不断加注,逼他摊牌。   而特朗普最不愿意的,就是让这场冲突变成他个人外交的失败案例。   他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只有强硬,才能换来和平”,但现实却在逼他承认:有些时候,强硬也没用。   美国国内的压力也在持续升温。民主党人要求国会调查特朗普与普京的“私人承诺”,质疑他是否为了政治利益而影响国家安全。   而共和党鹰派则批评他“行动太迟”,认为早在普京第一次拒绝停火条件时,美国就应当直接升级援助。   这种左右夹击的局面,让特朗普的对俄政策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曾经标榜“交易大师”的他,如今连基本的外交信誉都被质疑。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