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啥要站着睡觉不躺下,它不累吗?一个牧民表示,马儿不是不想躺在地上睡,而是不敢躺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广阔的草原上,青草随风起伏,马群静静地站立着,有人见到马儿低头合眼,以为只是在发呆,其实,这正是马儿独特的休息方式,马并非不愿意躺下,而是数千万年进化留下的生存本能,令它们对世界保持着一种特别的警觉,这种警觉,不会因为现代生活的安逸而消散。 早在远古时期,马的祖先生活在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之间,随着气候变化,森林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草原,马的身体也随之变得高大修长,奔跑能力越来越强,可是,天敌也随之而来,草原上,捕食者无处不在,为了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上生存下来,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生活策略,休息变成了一场随时都可能被打断的冒险。 马能够站着休息,与它们独特的肢体结构密不可分,马的腿部拥有一种巧妙的“驻立装置”,由韧带和肌腱组成,马站稳后,这套结构能够自动将关节“锁住”,无需消耗太多肌肉力量,站立时,体重大部分由骨骼和韧带承担,马几乎不用费力,这种构造使得马可以长时间保持站立的姿势,既节省体力,又为随时逃生做好准备,与人类和许多其他动物不同,马可以一边休息一边保持随时奔跑的状态。 在草原上,分段式睡眠是马的日常,马将一天的休息时间分成许多短暂的片段,每次十几分钟至半小时不等,马站着时,大脑的一部分进入休息,另一部分依然警醒,耳朵会偶尔转动,捕捉周围的风吹草动,哪怕闭着眼睛也能觉察外界的变化,马无需像人类那样一口气沉睡数小时,每天零散的浅睡已足以恢复体力,这种分段睡眠让马始终处于“待命”状态,随时能够应对突如其来的危险。 虽然马大多时候选择站立休息,但深度睡眠对于马来说也不可或缺,只有在感觉绝对安全的环境下,马才会偶尔躺下,将身体完全放松,深度睡眠时间极为有限,通常每天累计不超过一小时,若长期无法进入深度睡眠,马的健康便会受到影响,表现为精神不振、体力下降,甚至出现突发性瘫倒,这一切都说明,马的睡眠结构经过了极其严格的进化筛选。 马群生活中,协作是维持安全的关键,每当夜幕降临,总有几匹马自觉地站在外围充当“哨兵”,而其余的马则利用这一短暂的安全窗口,趴下休息片刻,哨兵之间会轮换,让每匹马都得到片刻的放松,这种轮流“站岗”并非人为训练的结果,而是群体合作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习惯,即使是在没有天敌威胁的家养马群中,这种协作机制依然存在,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同伴,也守护着自己。 即便人类为马儿修建了安全的马厩,铺上了柔软的垫料,马的警觉性依然难以消除,许多马即使在马厩里,也更愿意靠着门口站立,只有在长时间感受到安全后,才会安心地躺下休息,这种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是千万年生存经验的积淀,马对危险的警觉远远超出了日常所需,哪怕现实中再无天敌存在,本能依旧指引着它们谨慎地安排每一次休息。 马的睡眠方式还会随着年龄和身体情况而变化,新出生的小马驹体型轻盈,警觉性较低,往往会更多地躺着睡觉,母马则守护在旁,警惕环境的变化,随着小马驹逐渐成长,它们会模仿成年马,学会站着休息,年老的马由于关节僵硬,更依赖站立的方式保持身体平衡,不同阶段的马,都通过适应自身条件和环境,找到最安全的休息方式。 对于马来说,保持适当的休息和警觉是一种平衡,休息不足,身体和精神都会受到牵连,但如果警觉性下降,马就可能难以及时应对突发的威胁,现代兽医和养马人清楚地知道,只有让马感受到足够的安全,马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深度睡眠,否则就可能出现健康隐患。 这种特殊的睡眠方式甚至影响了人类,军队和宇航员都曾借鉴马的分段休息策略,追求高效恢复体力与精神的平衡,马儿的本能告诉人们,适应环境、保持警觉和合理分配休息,是应对不确定世界的重要能力,正如马在草原上选择合适的位置、配合同伴、保持警觉和分段休息,人类在生活中也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马的本能虽然源自远古,但并未因现代环境的改变而消失,无论是在广袤的草原还是安静的马厩,马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平衡着生存与休息,警觉性成为马最强有力的盾牌,而站着睡觉,就是这面盾牌最直观的体现。 每次看到马静静站立,低头闭眼,不必为它们的健康担忧,这是进化赋予马的智慧,也是生命力最生动的表达,马用分段的睡眠和轮流的守望,换来安全和活力,哪怕环境再安全,本能的警觉也不会轻易消退,这正是马历经千万年沧桑后,依然能在大地上自由奔跑的原因。 信息来源:《马为什么站着睡觉?》光明网 2023-06-19 0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