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提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是放在公报全文倒数第二段,段落开头是“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而今年公报,这个段落是提前到中后部分,这段之后还有5个段落。
并且今年公报,这个段落开头是“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而奋斗。”
从措辞上,这次更强调要实现十五五规划,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有更强的“动员性”,这意味着十五五规划要做的事情,是更加重要。
5年前提出十四五规划时,还加了个2035年远景目标,其中是有把一部分要完成的事情,放到2035年远景目标之中。
比如历史大事。
而这次公报只有一处地方提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5年前提出十四五规划时说的。
今年仍然保持这个目标不变,但对于2035年的远景目标就没有单独拿出来再说。
所以,在这个段落里只提十五五规划,并且“动员性”更强的措施,是会给我这种感觉,就是未来5年要做的事情,显然是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要这样动员做的事情,我想来想去,也只有历史大事。
最后对昨天文章做点补充。
“历史主动精神”这个概念也不是这次才首次出现,最早应该是2021年出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公报上。
但以往“以历史主动精神”,通常是拿来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一块说。
而今年这次公报里提到的“以历史主动精神”,前面是说“勇于面对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后面是说“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还是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含义,跟之前表述并不相同。
综上所述,我个人是认为,完成历史大事,起码已经提到未来5年的日程表了。
具体行动的节奏快慢,视国际形势变化而定。
至于我方的准备,应该是时刻处于随时待发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