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抬94岁老娘去医院看病,看完病又抬回家,大哥72岁抬后面二弟快70岁抬前面 每走一步都透着吃力,俩老头自己都到了需要人照顾的年纪,却把老娘护得比啥都金贵。 没走几百米就累得直喘,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只好靠在路边树干上歇会儿,可手始终没松开担架边,还不忘轻声问老娘“颠不颠”。 谁不知道叫救护车方便?打个电话就能少遭罪,可他们偏不——不是差那点钱,是怕老娘坐救护车紧张,更是不想惊动在外的儿女,老一辈总想着“自己能扛就不麻烦孩子”,再难都自己咬牙撑着。 这一抬哪是抬着人?是抬着一辈子的养育情啊!小时候老娘把他们扛在肩上赶庙会,走再远的路都不喊累;现在老娘老得走不动了,他们就用担架当“轿子”,一步一步把孝心挪在脚下。 那些说“孝顺是装样子”的,看看俩老兄弟汗湿的后背、发颤的腿,再看看他们对老娘温柔的眼神,就知道真心疼娘,从来藏不住。 咱老百姓认的孝顺,从来不是买多贵的东西,也不是说多好听的话,就是老人需要时,不管自己多大岁数,都能站出来扛事。这种刻在骨子里的疼惜,比啥都金贵,还能传给下一代——孩子看着爹奶这么做,将来也会学着疼老人。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用实际行动疼老人”的长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