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表决通过,将10月25日确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这意味着从今年起,这个日子将载入史册,国家将以多种形式开展纪念活动。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设立纪念日? 表面看是个法定程序,实则意味深长。1945年10月25日,台湾结束日本50年殖民统治,回归祖国怀抱。这段历史,老一辈刻骨铭心,年轻人却未必熟知。 在我看来,设立纪念日至少传递了三层深意: 第一,给历史一个正式“身份证” 历史需要被铭记,更需要被确认。用法律形式固定这个日子,相当于给这段历史一个官方认证。就像家里重要的日子要记在日历上一样,国家把台湾光复日写在法律里,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这是我们必须共同记住的历史。 第二,给现实一面“照妖镜” 如今岛内有人刻意淡化这段历史,甚至美化殖民统治。设立纪念日,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一盏灯,让历史的真相照亮现实。记住日本殖民时期的苦难,才能更懂得回归的可贵;了解来时的路,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 第三,给未来一个“指南针” 纪念不是为了沉溺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这个纪念日可以成为情感连接的纽带。通过共同缅怀历史,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两岸关系发展积蓄正能量。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决定出台的时机颇具深意。在当前形势下,它传递出明确信号: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历史的真相不容篡改,国家统一的信念坚定不移。 其实,设立纪念日不只是官方的仪式,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它提醒我们:家的记忆需要共同守护,民族的未来需要携手开创。每一次纪念,都是对初心的回望;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记住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珍惜和平;设立纪念日,不是要制造隔阂,而是要寻求共识。因为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才能明白要往哪里去。台湾解放纪念碑 台湾回归手册 台湾光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