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惊掉下巴!一个连一本二本都没考上、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90后高职生,居然站在了清华大学的讲台上,教起了那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进来的学霸们! “我用自己的经历证明,职校不是退路,而是另一条赛道,它培养出来的是能干事、会干事、手里有活的技能人才!” 在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实训车间里,90后邢小颖一边做动作,一边笑着讲解。 学生们围在她身边看得目不转睛,有人忍不住感叹:“邢老师这手法,真是行家!” 谁也想不到,这个被清华本科生称作“宝藏老师”的姑娘,当年高考连二本线都没上。 邢小颖是陕西人,2011年高考那年,成绩出来,她差本科线几十分。 那天她一个人坐在楼顶哭了好久。 哭过之后,她咬咬牙,报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 “既然书念不好,那就学门真本事。”她对自己说。 在别人下课去逛街的时候,她泡在实训室反复练习,从最基本的造型、制芯、浇注开始,一遍一遍地做。 到毕业时,她成了全专业第一名,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习,那年她才19岁。 刚到清华那阵子,她每天都能听到一些不太好受的话。 “高职生也能教清华学生?”“她懂几个公式啊?” 这些话她都当没听见,只闷头干活,她知道,只有手上的活能替她说话。 第一次备课,她拿着笔记本在空教室对着空气讲了上百遍。 讲到哪里要放工具、讲到哪个步骤要停顿、怎么让学生听得懂,她一遍遍推演。 怕被问住,她把教材翻烂,甚至拍下老教师的课回去逐帧研究。 连晚饭都在想着:“学生要是问这个,我该怎么解释?” 可一拿起工具,整个人就稳了。 她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填砂、夯实、修边。 看到学生一脸迷糊,她赶紧换种说法,“抛砂就像打篮球,腰得带力”“撒分型砂就像烧烤撒料,手要快又不能乱。” 这一说,学生们都乐了,也都听懂了,课后反馈表上全是好评。 从那以后,她成了清华最受欢迎的实训老师之一。 她没停下脚步。 2017年,她考上中国地质大学,拿到工学学士学位。2018年又拿下热加工工艺教师资格证、2021年评上工程师职称,还连续八年拿下教学奖。 她把3D打印、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带进课堂,让传统铸造课变得更生动。 有次学生问她:“邢老师,您本科是在哪儿读的?” 她笑着说:“我啊,是职校出来的。” 学生们先愣了一下,随即鼓起掌来。一个男生说:“邢老师十分钟能干完我们半小时的活儿,这手艺,谁还管你哪毕业的!” 后来她的教学视频传到了网上,网友们都被她的经历打动:“原来职校生也能站上清华讲台,这才是真本事!” 现在邢小颖已经在清华教了九年,她还在备考研究生,总说:“我走的路比别人长一点,但只要不放弃,总能走到终点。” 她的故事在学生间流传开来,成了很多人心里的“励志模板”。 那些当初质疑她的人,也都被她的实力折服。 正如她常对学生说的那句话:“铸造的砂型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但只要肯打磨、肯浇筑,总能铸出最亮的金属。” 她的人生,也正是这样一步步打磨出来的。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瞭望东方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