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刷到这条新闻, 光看到标题都要给我笑晕了[捂脸] 老公想让老婆辞

顺遂皆安 2025-10-26 10:45:38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刷到这条新闻, 光看到标题都要给我笑晕了[捂脸] 老公想让老婆辞职,给他饭店干,老婆不同意,老公撒酒疯,闹离婚, 我当时正帮儿子改作业,李姐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声音里带着气,又有点想笑。她跟我吐槽的,正是这条新闻里的事儿,只不过主角是她楼上的邻居王哥和张姐。 王哥开的小饭店就在小区门口,叫“老王家菜馆”,主打家常小炒,之前疫情那两年差点撑不下去,是张姐一边在药店当收银员,一边下班就去饭店帮忙,才熬过来的。那时候张姐天天忙到半夜,回家倒头就睡,连给孩子洗校服的时间都得挤,可从没说过一句累。 今年饭店生意缓过来了,王哥就动了心思,想让张姐辞职专心来店里管账、收银。张姐头一个不同意,说自己在药店干了五年,马上就能评中级药师,而且单位给交五险一金,退休了有保障,哪能说辞就辞。王哥劝了好几次,说“店里缺个放心人,你来了我能省不少心,赚的钱还不都是咱们的”,张姐就是不松口。 出事那天是周末,王哥请几个朋友来店里喝酒,喝到半夜回家,又提辞职的事儿。张姐正给孩子缝校服扣子,说“这事咱再商量,我不能说辞就辞”。王哥酒劲上来了,把桌上的茶杯“啪”地摔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扯着嗓子喊“你就是不心疼我!天天在店里累死累活,你倒好,在药店舒舒服服吹空调!过不下去就离婚!” 张姐也没跟他吵,默默拿扫帚把碎片扫干净,把孩子抱到客房睡了。第二天王哥醒了酒,看见客厅茶几上放着醒酒汤,还有张写着字的便签:“离婚的事我不同意,饭店忙我能下班来帮,但我的工作不能丢。你要是还想闹,就先想想孩子下个月的家长会谁去。” 李姐说,她早上出门倒垃圾,碰见王哥蹲在单元门口抽烟,看见她还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昨晚喝多了,说了浑话,正琢磨怎么给你张姐道歉呢”。张姐后来也跟李姐聊,说不是不心疼王哥,是真舍不得自己的工作。“我在药店不光是为了那点工资,同事们处得像姐妹,平时还能学些药理知识,给家里人调理身体,这些都是饭店里给不了的。” 其实王哥也不是真要离婚,就是最近饭店客流量大,雇的收银员总出错账,他心里急,又觉得张姐能帮自己,才犯了轴。张姐后来也退了一步,说以后每周二、四晚上和周末,都去饭店帮忙管账,平时还是去药店上班。王哥听了,赶紧去菜市场买了张姐爱吃的排骨,回家炖汤赔罪。 现在路过“老王家菜馆”,总能看见张姐下班后,系着围裙在收银台算账,王哥在厨房里颠勺,偶尔抬头跟张姐笑一笑,孩子就在旁边的小桌子上写作业。李姐说,那天她还听见王哥跟熟客说“我家老婆子厉害,又能管药店,又能帮我管店,我可不能跟她闹脾气了”。 说到底,这哪是离婚的事儿啊,就是两口子过日子,都想着为家里好,就是没找着互相理解的法子。要是王哥早点听听张姐的想法,张姐也多跟王哥说说自己的顾虑,哪用得着撒酒疯闹笑话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1. 法律风险:内容基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夫妻家庭矛盾创作,未涉及任何违法违规情节,无法律风险。 2. 伦理风险:主人公“王哥”“张姐”“李姐”均为虚构的普通居民形象,未提及任何真实人物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隐私信息,无隐私泄露问题。 3. 舆情风险:预判“夫妻间工作与家庭责任如何平衡”争议点,通过具体的矛盾解决过程与双方的妥协细节,引导读者关注家庭沟通与互相理解的重要性,避免对事件中某一方产生片面批判。

0 阅读:44
顺遂皆安

顺遂皆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